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内制

内制

①唐宋时皇帝自宫中直接发出的诏令。亦称内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学士及学士院,掌草拟重要诏书,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由皇帝许可后直接颁布,百官听于宣政殿。日常诏书仍由中书舍人撰拟。翰林学士所拟诏令为内制,中书舍人所拟为外制,合称两制。宋沿之。②撰拟内制官员的别称。唐宋用以称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者。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

猜你喜欢

  • 县主簿

    官名。县衙主要佐官。汉、晋时期,例由令、长自行辟署。隋炀帝时诸县遍置。唐代京县置二人,其余则置一人,初以流外充任。唐高宗始定其为品官,京县从八品上,下县从九品上,掌勾稽县署簿籍,纠察县衙违非。北宋千户

  • 孟仪

    东晋人。曾任临贺太守。著有《周载》。

  • 令状

    见“职令状”。

  • 乐府令

    官名。西汉置。《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乐府令、丞。主宗庙祭祀之乐。惠帝、文帝、景帝世已有乐府主宗庙乐,惠帝时有乐府令夏侯宽。《汉书·礼乐志》又谓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颜师古注:“始置之也。乐

  • 董琬

    北魏时人。太延三年(437)和高明等奉太武帝命出使西域,曾至乌孙、破洛那(即大宛)、者舌(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塔什干一带)诸国,并与附近十六国建立友好关系。见《北史·西域传》。

  • 毛恺

    1507—1570明浙江江山人,字达和,号介川,晚号节斋居士。嘉靖进士。授行人,迁御史。以忤旨谪宁国推官。后进瑞州知府。隆庆元年(1567)官至刑部尚书。四年受高拱排挤,夺职归,卒于里。著有《读书录抄

  • 算法全能集

    书名。元末贾亨编著。二卷。《也是园书目》作六卷,其本无传。现有明刻二卷本,收入《玄览堂丛书》三集第二十九册。作者生平无可考。只知为长沙人,字季通。《永乐大典》中称贾通。全书共一百二十六个问题。内容从四

  • 除书

    朝廷除授官职的文书。朝廷决定某人任某职后,由吏部发出除书,并送达受任者。在吏部留有底案。

  • 清代学术概论

    书名。原名《前清一代中国思想界之蜕变》,又名《中国学术史第五种》。近人梁启超撰。一册,三十三节。分启蒙期(顾炎武、胡渭、阎若璩为代表)、全盛期(惠栋、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代表)、蜕分期(康有

  • 验封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验封司。明清吏部四司之一。掌理文职官员封爵、褒赠、袭荫、土司嗣职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司封部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吏部亦置,设官略同。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