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号。唐太宗时,召名儒学士草拟诏令,犹未有号。高宗乾封 (666—668) 以后,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著作郎元万顷,左史范履冰、苗楚客,右史周思茂、韩楚宾等,皆召入禁中,密令参决朝政,以分宰相之权。因
官名。金朝内侍阶官。二十五阶之第四阶,秩正五品上。官名。金置,正五品上,为内侍官。见《金史·百官一·内侍》。
道的等级之一。北洋政府时期规定,符合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二等道:一是辖县较多、财富较富或辖县虽少而繁剧的;二是边区而又形势重要的;三是地当冲要或境内辖有重要商埠的。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催长。所设机构,均有额定人数。
参见“太子内直备身五职”。
吏名。辽朝北枢密院吏员,在北枢密院通事下。
官名,宋置。宋代殿前司军有捧日左右厢,各有都指挥使为其长官。见《宋史·职官六》。
官名。为承徽寺的主官,见“承徽寺”。
官署名。南朝梁置,为东宫诸局之一。
官名,汉置,即公主封地之县的县尉。参看“邑令”、“县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