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进银台司

通进银台司

官署合称。宋朝置通进司掌收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及阁门京百司奏牍、文武近臣表疏以进御,然后颁布于外;银台司掌收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督其淹缓,兼领发敕司。设知司官二人,以两制以上充任,其属有主事、令史、书令史及贴房。初隶枢密院,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通进司改隶给事中,罢银台司,其职归章奏房。


官署名。宋置,原隶枢密院,后改隶给事中。据《宋史·职官志一》记载,原设通进、银台两司,知司官二人,以两制以上充任。通政司掌接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及文武近臣奏疏进呈,以及颁布之事;银台司掌抄录天下奏状案牍事目进呈,并发付有关机构检查,纠正其违失,监督其执行。实际职务如何划分,恐也没有一定,所以后来两个司合并为一而称通进银台司,其主官称为知通进银台司,为明清通进使司之所本。

猜你喜欢

  • 调班

    清朝授官班秩之一。指同品级官员调补之班次,有多途: 以开列具题调者,吏部尚书以五部、理藩院尚书调; 以保举调用年满更换者,户部三库郎中以宗人府理事官、部院宗室郎中、理藩院步军统领衙门内务府满洲郎中调;

  • 柔远后司

    官署名。清朝理藩院绪司之一。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分柔远司而置。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旗籍司。

  • 忠武校尉

    散官名号。金始置。为文散官,以授从七品上武官。元朝沿置,改武官从六品,敕授。明朝为武官从六品,升授。官名。金代武散官从七品上称忠武校尉,元、明为从六品升授。见《金史·百官上·武散官》、《元史·百官七·

  • 省地政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省政府。行政院为统一各省地政机关,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三月十四日公布《省地政局组织通则》,规定各省设置地政局,管理全省地政事项。设局长一人(亦可由民政厅长兼任

  • 贾师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司市属吏,掌平定市场物价。《周礼·地官》:“贾师,二十,肆则一人,皆二史”,“各掌其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而奠其贾(价),然后令市。凡天患,禁贵&#

  • 兴教寺管房提领

    官名。元置,属宣政院,员额一人。

  • 当郡大都督

    官称。北魏指由太守兼任本郡大都督,管理军务。《北齐书·李元忠传》:“分广平之易阳、襄国,南赵郡之中丘三县为易阳郡,以(李)愍为太守,赐爵襄王侯。永安(528—530)末,假平北将军、持节、当郡大都督。

  • 晋阳冶局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晋阳冶局”。

  • 接伴副使

    见“馆伴使”。

  • 埽物料场官

    官名。金朝都水监属官。设在河渠之地,掌修治堤岸等工程所用材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