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祠官

祠官

宋朝宫观官俗称。


1、掌管祭祀和祠庙的官。《史记·封禅书》:“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五月诏:“河海润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祠。”

2、宋朝宫观官的俗称。

猜你喜欢

  • 内监

    南北朝对殿中监、内殿中监近侍小臣之称。唐朝置内侍监,以宦官充任,后遂成为宦官的代称。1、宦官、太监。唐代置内侍监,明代有内官监,均由宦官主之,故云内监。唐王建《宫词》:“圣人生日明朝是,私地先须属内监

  • 典膳署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东宫饮膳,设于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隶家令司。三十一年,改掌膳署,隶内宰司。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复为典膳署,隶家令司。置令、丞各二员。文宗天历二年(1329)

  • 羽骑尉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吏部所置八尉之一,从九品;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武散官名。隋开皇中置,秩从九品下。

  • 兵马副总管

    官名。见“诸军兵马都总管府”。

  • 案狱

    官名,为案狱仁恕掾的省称,也简称仁恕掾,俗称无害吏,掌巡行诸县,审讯罪犯。详见“案狱仁恕掾”条。

  • 大予乐令

    官名,西汉时称大乐令(见《后汉书·桓谭传》),明帝时改称大予乐令(见《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东汉称大予乐令,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等;俸禄六百石,有丞一人,属吏二十五人,乐人三百八十

  • 典膳

    ①官名。隋炀帝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员四人,从七品,属尚食局。唐朝改正七品。为司膳之佐,协掌割烹煎和之事。宋朝沿置,为尚食属佐。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又,宋

  • 别驾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行部时由别驾从事奉行,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州牧)所属别驾从事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官名,汉置,属司隶校尉,校尉行部时掌奉引,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牧)

  • 两京诸市署丞

    见“两京诸市丞”。

  • 总领南面戍兵

    官名。辽朝置。南京兵马都总管府官员,统领南面与宋交界处之戍兵。景宗时,诏耶律休哥总南面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