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王府参事

王府参事

官名。辽置于亲王内史府,掌参议府事,属南面王府官。

猜你喜欢

  • 大凤

    官名。唐、宋翰林学士之别称。明杨慎《艺林伐山》七《小凤》: “翰林学士谓之大凤。”

  • 协理大臣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之副长官。又称“内阁协理大臣”。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或二人,特简。为国务大臣副领袖。掌佐总理大臣辅弼皇帝,总理政务。总理大臣因事未能到阁,得代为办理。九月,省

  • 朝仪

    皇帝临朝的礼仪制度。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废止秦仪法,群臣无所约束,故命叔孙通制订朝仪。通与其弟子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高帝七年(前200) 长乐宫成,诸侯群臣依新订朝仪朝贺十月,无喧哗失礼。刘邦叹:

  • 戎昭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陈沿置。南朝梁时班阶不详,陈定为拟八品,比秩六百石,北齐亦置,为七品上。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七品上。

  • 军器库使

    官名。唐朝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宋朝沿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用为医官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降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

  • 督军粮御史

    官名。三国魏置。掌出征时督运军粮。七品。隶御史台。参见“督军粮执法”。官名,三国魏置,属御史台,掌督运军粮,位低于督军粮执法。参看“督军粮执法”条。

  • 同寮

    同一官署做官的人。《左传·文公七年》:“同官为寮。吾尝同寮,敢不尽心乎? ”

  • 朝觐考察

    即“外察”。

  • 蒙古必阇赤

    见“必阇赤”。吏员名。蒙古语,意为书史。蒙古初期以必阇赤掌文牍之事。元代各官署中以蒙古文作书的掾史、令史,称为蒙古必阇赤。如中书省即置蒙古必阇赤二十二人,左司十六人,右司六人。

  • 司臬

    明清按察使之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