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特进

特进

初为对大臣的优待名义。西汉末始置,以赐列侯中有特殊地位者。东汉因之。加此者朝会时班次可进至三公下 (一说车骑将军下) ,得自辟僚局,车服吏卒等待遇仍从本官。退免大臣加此者仍得参与大政。三国两晋南北朝成为正式加官名号,用以安置闲退大臣。魏、晋、宋二品,梁十五班,陈二品、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一品下,二十三年改二品,北齐二品。隋初为正二品散官,炀帝大业三年 (607) 废。唐朝至北宋前期为正二品文散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为新寄禄官,从一品,取代旧寄禄官尚书左、右仆射。金、元复为文散官,列四十二阶之第三阶,金从一品中次; 元正一品,宣授。明朝正一品文散阶官初授为特进荣禄大夫,升授为特进光禄大夫,列四十二阶之第一、二阶。


官名,西汉置,凡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敬异者赐特进,位在三公下,得自辟僚属。东汉为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唯食其禄赐、列其班位。《后汉书·百官志》:“中兴以来,唯以功德赐位特进者,次车骑将军。”《后汉书·伏湛传》:“晨谦敬博爱,好学尤笃,以女孙为顺帝贵人,奉朝请,位特进。”南朝齐、陈特进位从公,北魏北齐皆以旧德就闲者居之。隋文帝以特进为散官,不理事,炀帝即位废之。唐朝为文散官。见《通典·职官十六·特进》。

猜你喜欢

  • 设治局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于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地区尚未设县的,先成立设治局进行筹备,作为设县的过渡。设治局置设治委员一人,其职权与县知事略同。国民党政府沿置,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六月二日公布的《

  • 上护军

    勋官号。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 改上大将军为之,置为十转勋官,比正三品。宋朝为第三等勋官,秩正三品。金朝为第三阶勋官,正三品。元朝为第三阶勋官,正二品,只用于封赠。明朝为第三阶武勋,正二品,再考称

  • 夔州路行省

    官名。元朝置。宪宗八年(1258),宋大获山守将杨大渊降,授夔州路行省。世祖中统二年(1261)宋泸州守将刘整降,授夔府行省,兼安抚使。三年,杨大渊死,刘整改成都行省,行省罢。

  • 库谷监丞

    官名。唐朝将作监所属库谷监属官,置一员,正八品上。

  • 鹰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鹰军。以鹰名军,取其迅捷之意。设详稳等职。

  • 淮西行省

    见“淮西等路行枢密院”。

  • 比公

    此言官位官秩比公。公是汉朝最高级的官,西汉时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东汉时太傅为上公,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其俸月谷三百五十斛(石)。“比公”,言其官俸比公。《后汉书·百官一》:“比公者四:第一大将

  • 司闱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宫局,掌宫闱管钥。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宫局。掌宫闱管

  • 中军使

    见“子城使”。

  • 尚书仓部郎

    参见“仓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