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文林郎

文林郎

官名。①散官。隋文帝开皇六年 (586)置为八郎之一,从九品上,炀帝大业三年 (607) 罢。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置为从九品上文散官,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 (1080) 废。金、元皆用为文散官,为四十二阶之第三十五阶。金正八品上; 元正七品,敕授。明、清沿置,以授正七品文官。②职事官。隋炀帝大业三年于秘书省置,员二十人,从八品,掌撰录文史,检讨旧事。③寄禄官。宋徽宗崇宁二年 (1103)置,为选人新寄禄阶官,取代旧官留守、节度、观察推官及军事判官,从八品。


官名。隋置文林郎,为文散官。见《通典·职官十六·文散官·文林郎》。唐宋文阶官制,从九品上称文林郎。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史·职官九·文散官》。金代文林郎为正八品上。见《金史·百官一·文官九品》。元代为正七品。见《元史·百官七·文散官》。明代为正七品升授之阶。见《明史·职官一·吏部》。清代正七品皆为文林郎。见《清史稿·职官一·吏部》。

猜你喜欢

  • 国防部兵役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参谋总长,掌管兵役法规的制定、实施、监督等业务。设局长一人,中将级;副局长一人,少将级。局内分设三处,处下设科。处长、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 同转运使

    官名。宋朝转运司置,员二人,职掌与转运使尽同。参见“转运使”。

  • 小两省

    官名统称。宋朝起居郎、起居舍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等官统称。

  • 宣课司

    明朝设置于京师顺天府的税务部门。凡四: 正阳门外、正阳门、张家湾、芦沟桥,掌商业税及财产税的征课。各设大使一人,以九品。

  • 右神策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神策军统兵官,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右厢为右神策军而置,二员,从三品,三年加置二员。辽朝亦置,为加官。

  • 南王府

    即“南大王院”。

  • 外兵参军

    亦称“外兵参军事”,两晋南北朝诸公、军府僚属名。掌本府外兵曹事务,兼备参谋谘询。西晋末司马睿始置于丞相府,东晋南北朝沿置。其品位随府主地位高低不等,有以将军、太守兼领者。官名。北魏北齐皆置,大司马、大

  • 上郡将军

    汉朝将军名号。《汉书·匈奴传》:“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上郡为郡名。汉朝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汉书·匈奴传》:“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

  • 都大夫

    官名。战国齐置。掌都邑行政的长官。《孙膑兵法·擒庞涓》: “孙子曰: ‘都大夫孰为不识事? ’“张震泽校理: “战国时各国多行郡县制”,“齐国不设郡,其县邑仍用旧称为都,其长官称都大夫”。

  • 元兴营缮都司

    官署名。元文宗天历元年(1328)立大元兴规运提点所,置官五员。三年,改为都司,秩正四品,隶隆祥使司。掌营缮工程。置达鲁花赤、司令、大使、副使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