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官位。枢密位之一。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司仪上士佐官,员二人,正二命。
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左猛贲长官,置一人。
即“第二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参见“第二领民酋长”。
官署名。北宋陪都北京置,掌守卫、弹压之事及钱谷、兵民之政、设留守为长官。金朝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设于北京大定府,长官为留守,秩正三品,带本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
官署名。即“都督中外诸军事”府的简称。北朝置。设长史、司马、司录、从事中郎、掾、属、诸曹参军、行参军等府佐。因北魏末高欢父子、西魏宇文泰及北周时宇文护等皆以“都督中外诸军事”身分控制朝政,故府佐的实际
官名。即司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司门员外郎。
官名。 西周中期置。 掌文书簿籍。见《散盘铭》。
官名。明朝殿庭仪礼司长官。洪武九年(1376)置。为一人,正七品,十三年,改司正。
官名。宋朝置,为枢密院属吏,员二人,从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