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折冲都尉府

折冲都尉府

军府名。唐太宗贞观十年(636) 改统军府为之,遍布全国各主要州,皆有名号,有折冲都尉、左右果毅都尉,掌领所属备宿卫,出师则总领军器、粮草、物资、传点等事; 以善骑射者为越骑,余为步兵; 凡兵马在府,每岁季冬,则习以军阵、战斗之法;武则天垂拱(685—688)中,以千二百人为上府,千人为中府,八百人为下府,赤县为赤府、畿县为畿府;属员废置略有变化,置长史 (或司马) 总司兵、司骑二局; 又有左右别将、兵曹参军事; 以三百人为团,以校尉统领; 团下有旅,以旅帅统领; 旅下为队,以队正领之; 队下有火,以火长领之; 玄宗天宝(742—756)中停止上下鱼符及上番、发兵活动,天宝末虽保其官员、保其兵额,却徒具形式而已。


军府名。唐代诸卫设折冲都尉府,每府有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正六品下;别将各一人,上府正七品下,中府从七品上,下府从七品下。长史各一人、兵曹参军各一人、校尉五人、旅帅十人、队正二十人、队副二十人。折冲都尉掌领属备宿卫。三百人为一团,一校尉领之。左右果毅都尉,掌贰折冲都尉。见《新唐书·百官四上·诸卫折冲都尉府》。

猜你喜欢

  • 侍书学士

    官名。元置,属奎章阁学士院。秩从二品,员额二人,掌为皇帝进讲史书。

  • 右匡政

    官名。即尚书右仆射,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右仆射。官名。见“左匡政”。

  • 大秋台

    刑部尚书之别称。

  • 小整事

    官名。吐蕃官,曰喻寒波充,与大相、副大相、都护、内大相、内副相、小相、整事大相、副整事等共任国事。

  • 太弟太保

    官名。西晋、十六国汉均置,掌辅佐储君皇太弟。职掌同太子太保。见《晋书·河间王顒传》、《刘聪载记》。

  • 王府参军

    官名。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正参军,陈沿置。北齐皇子王府亦置正参军。北周诸王府置参军事,《新唐书·李纲传》记李纲“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隋于诸王府,唐于亲王府亦置参军事。唐制员额二人,秩正八品下,与行参

  • 州中正

    官名或吏名。三国魏正始至嘉平间始置,亦称“都士”,《太平御览》卷三六五引应璩《新论》说:“百郡立中正,九州置都士。”晋代称州中正为大中正,由司徒选用现任官为其本贯所在的州中正,其职任是品第人物,以备政

  • 行台左中兵郎中

    官名。东魏置。《周书·王士良传》: “武定(543-550)初,(士良)除行台左中兵郎中,又转大将军府属,从事中郎,仍摄外兵事。”

  • 祗候郎君管勾官

    官名。金代设置,属尚书省。《金史·百官志一》说:“掌祗候郎君,谨其出入及差遣之事。”注:“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以前,走马郎君拟注。《太和令》,以左右女直(即女真)都事兼。正大间,改用亲从人。”

  • 金曹从事

    官名。东汉末州郡置。《三国志·胡综传》:“(孙)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但非定制。北齐司州置,为金曹长官,视从八品。隋朝雍州沿置,品同北齐,高祖开皇十二年(592) 改为参军。参见“金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