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官署名。简称军头引见司。北宋初年,有军头司与引见司。太宗端拱二年(989),改称御前忠佐军头司、御前忠佐引见司。后合为一司。设勾当官五人,以内侍省都知押班及閤门通事舍人以上充任。其属有勾押官、前行、后行。南宋沿置,设提点官一人,干办官三人,以閤门官充任。下设使臣二人,押司官二人,前行一人,守阙前行一人,后行九人,贴司五人,守阙贴司五人。掌崇宁殿供奉,军头名籍,诸军揀阅、引见、分配及马直、步直后殿起居军员之政令,以及诸司引见、诸州驻泊捕捉权管等事务。

猜你喜欢

  • 男觋

    内职掌名。隋太卜署所属有男觋十六人,掌巫术。

  • 小稍伯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亦作稍伯下大夫。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佐稍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务。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北周依《周礼》置,属地官府,为稍伯中大夫的副职,正四

  • 河南等路行中书省

    官署名。简称河南行省。元世祖至元五年(1268)十月设,主持对宋作战。置平章政事。行省事、同佥行省事等职。十年四月罢。十一年八月,又改荆湖行省为河南行省,指挥渡江攻宋诸军。置左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

  • 典宝副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长史司典宝所置,一人,初为从六品,后改从八品,佐典宝正掌王府印章、符牌之事。嘉靖四十四年(1565)革。

  • 制置青白盐使

    官名。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始置,以閤门祗候充任,掌行陕西、河东沿边盐法。

  • 左庶子

    官名。秦汉置有太子庶子。西晋始分左、右。武帝咸宁四年(278)以朱冲任此职,定为太子东宫官属。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隋为太子门下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上。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门下坊为太子左春坊,

  • 右师

    ①军队建制。殷朝置。《甲骨文合集》第三三○○六片: “丁酉贞,王作三师,左、中、右。”②官名。春秋宋国置。六卿执政大臣,有右师、左师。右师掌君臣百官的教训,又与左师兼管乡政。《左传 ·成公十五年》:

  • 国宪起草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违反《临时约法》的各种非法议会之一。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四月二十四日,临时执政段祺瑞下令,谓“法统”已成陈迹,制宪应早实现。五月一日公布《国民代表会议筹备处条例》。依此条例制定的《

  • 壮达

    满语官名。武职。意为“什长”。汉译为“护军校”。

  • 典硙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属官,掌硙的管理及粮食的加工,下设典硙中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