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辅

左辅

①官名。西汉孺子婴居摄元年(后6)始置,以为辅弼之臣。《汉书·王莽传》: “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置,位在左右相之下。后燕慕容熙光始元年(401)于大单于台置,位在尚书之下。北魏明元帝泰常七年(422),太子拓跋焘监国,以重臣为之,坐东厢西面,与右弼共总百僚。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在襄阳时置,为内阁官,位在上相国之下,旋废。②汉左冯翊郡别称,为拱卫京师三辅之


1、官名,为辅佐国君的大臣,因常居国君左侧,故称左辅。西汉末年王莽置,秩二千石。《汉书·王莽传上》:“以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其后,北魏置。《魏书·长孙嵩传》:“诏世祖临朝监国,嵩为左辅。”

2、宋改侍中为左辅。《宋史·徽宗纪》:“癸未正三公三孤官,改侍中为左辅,中书令为右弼,左右仆射为太宰小宰。”宋之左辅,虽名为宰相,但不除授。

3、汉朝左冯翊郡的别称。为“三辅”之一。参看“三辅”条。

猜你喜欢

  • 平乐监

    官名。西汉养马诸厩有平乐厩,设监以领其事。傅介子曾任此职,见《汉书》本传。

  • 练军

    清代后期勇营的一种。同治年间,在经制绿营兵内挑选一部份士兵,提高其饷银,改用新式武器,加以训练,使自成一军,称为练军,也是勇营的一种。光绪中叶以后,与防军一起改为巡防营。

  • 注差

    任官制度。明朝户部十三司官吏三差之一。凡由吏部选授,则为注差,由户部疏名上请,则为题差,本部札委则为部差。任期为三年、一年或三个月。

  • 前行员外郎

    唐宋吏部、兵部员外郎通称。北宋前期,叙迁转前行郎中

  • 刀剑备身副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领左右府,佐刀剑备身正都督统领刀剑备身五职、刀剑备身等,负责侍卫皇帝左右。从五品上。

  • 从六品土官

    文职土官名。清制,置于广西省一人,不理本地方民族事务。

  • 河阳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通州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各军需。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通州监”。

  • 管学大臣

    官名。又名管理京师大学堂事务大臣。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职掌为管理新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并节制各省所设之学堂。二十九年,改称学务大臣。别置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管理京师大学堂事。

  • 加麻瓦万户

    官名。元朝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隶乌思藏宣慰司,治所在今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西南甲马乡。

  • 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帮办大臣

    官名。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置,综理喀什噶尔(今喀什市)、英吉沙尔(今英吉沙县)、叶尔羌等八个回城事务。各城事务有总管参领、防御、骁骑校等分掌。参赞大臣官署的内部组织有印房、回务处及粮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