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司
官署名。即“山东清吏司”。
官署名。即“山东清吏司”。
见“收掌”。
官名。北齐太庙署令所属,掌五郊群神事。
爵名。同“执珪”。春秋战国楚置。为楚国之上爵,故称。参见“执珪”。
官名。渤海国官,居中台省。
匈奴王号名,分左右,为单于同姓,位次于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属下有骨都侯辅政领兵。见《后汉书·南匈奴传》。
春秋时的军队建制。见“三军将佐”。
汉朝选拔、考核官吏的制度。因分质朴、敦厚、逊让、有行四种科目,故名。此制始于元帝永光元年(前43),时下诏丞相、御史举质朴、敦厚、逊让、有行者,光禄每年以此科目考核郎及从官。东汉时科目有所不同。《后汉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管理皇室奴隶的机构。辽制,凡内族、外戚及世官之家因罪没入者为著帐郎君,其余人犯罪籍没者及各宫帐析出为皇室和亲王服役之人称著帐户,统属于著帐户司,凡皇室、亲王、近位侍从、伶官及其他杂
官名统称。即宋朝入内内侍省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等宦官。
散官名。明洪武四年(1371)置,为钦天监散官,授以少监。十五年废,改依文散官分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