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处置副使
见“宣抚处置使”。
见“宣抚处置使”。
女官名。南朝宋太宗泰始 (465~471)中置,佐后宫源典治职管理宫中事务,员一人,六品。
“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门下官员统称。《陈书·蔡凝传》: “黄散之职”,“须人门兼美”。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二者同为门下省官员,晋朝以后,共掌尚书奏事,故合而简称黄散。《晋书·陈寿传》:“杜预将
官名,也省称五威后帅,掌助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见《五威将前帅》条。
凡指在京都的官吏。《后汉书·樊宏传》:“五府调省中都官吏京师作者。”注:“中都官吏,在京师之官吏也。”
官名。金朝太后两宫医官,掌承奉医药。秩正八品。
官名。同“甸人”。西周置。主藉田。参见“甸人”。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总领诸路群牧之事,长官为总典群牧部籍使。
满语官署名。又作“绰尔齐衙门”。清朝专习满洲、蒙古吹歌处。
即“西域校尉”。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御仗属官,由御仗正、副都督统领,负责舆驾出入仗卫。九品。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御仗属官, 秩正九品下, 掌警卫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