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司徒卿

大司徒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长官,亦省称大司徒,员一人,掌民户、土地、赋役、教育、仓廪、关市及山泽渔猎等方面的事务。正七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地官府”。


官名。北周依《周礼》之制设置,为地官府的长官。《周礼》大司徒的职任是掌理天下土地舆图与记载民人数目的户籍,辅佐王安定天下,根据天下土地舆图,详知九州的地域与面积,辨别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等不同名称的地方所产生的物品,知道天下各国与畿内大小都邑、三等采地的数目,建造畿界种有树木的壕沟土墙。筑立社稷的坛壝,各用其田野土质所适宜的树木作为田神所凭依的大树,就以那树木的名字称呼“社”与“”。按照不同地方民人的生活习惯,施行不同的教育。辨别五种土地所产生之物与九种不同土质,制订天下的地税,鼓励民人努力从事各种职业,执行王颁布的政令。每年年终,命令所属官员整理工作的资料,呈报政绩。北周大司徒卿员额一人,正七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孝闵帝纪》: “元年(公元557年)春正月辛丑,以大司徒赵郡公李弼为太师。”

猜你喜欢

  • 公车尉

    官名。“同军尉”。春秋时晋国置。负责管理军队中驾车的御官及训练士卒车乘。大夫爵。《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羊舌大夫) 其为公车尉也信。”参见“军尉”。

  • 广西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户部广西部、刑部广西部均置,各一人,从五品,协郎中掌本属部之事。参见“广西部”。

  • 特别行政区

    (1)北洋政府时期为扩大中国本部的范围,并加强对边区的统治,于本部十八省的西北两边设置四个特别行政区,即绥远、热河、察哈尔、川边。(2)国民党政府时期于省、市、县及设治局四种行政区划以外,或因外交关系

  • 医曹吏

    官名,东汉置,为郡佐吏,掌医疗。《三国志·魏书·华佗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欬嗽,欲卧不安。”

  • 判司封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司封司”。

  • 且渠

    匈奴官名。秦汉时匈奴自左右贤王以下分二十四部,部各置官属。且渠与日逐、当户等诸官号各以权力优劣、部众多寡为高下次第。官名,秦汉时匈奴官名,位在当户下。《汉书·匈奴传上》:“诸二十四长,亦各自置千长、百

  • 和戎将军

    官名。①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普通六年 (525)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一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②南朝梁武帝大通三年(529)置,专施用于境外,地位较高

  • 誊录院

    官署名。又称誊录所。宋朝贡举考试掌管誊录试卷的机构。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始置。举人纳卷后,密封卷头,编写字号,发送誉录院,在宦官监督下,由誊录官指挥数百名书手抄录成副本,再以副本送考官考校定等

  • 某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都部署司”。

  • 委员会主席

    官名。国民党政府所设的委员会中有的以主席为主官,如国民政府所属的首都建设委员会,地方政府所属的委任职公务员铨叙委托审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