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医

司医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始置,隶殿内省尚药局。唐朝殿中省尚药局置四、五员,正八品下,与医佐掌分疗众疾。


(1) 宫中女官名。隋文帝时置,员额三人,为尚食的属官,掌方药卜筮。(2) 伎术官名。隋炀帝始置,属尚药局,掌分疗众疾。唐沿置,员额五人,秩正八品下。

猜你喜欢

  • 请谒

    春秋战国时卑微者拜托求见尊上。《管子·立政》: “请谒任举之说胜,则绳墨不正。”《商君书·错法》: “故人君者先请谒而后功力,则爵行而兵弱矣。”

  • 司社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无此官,北周置司社,正二命,司社下士,正一命。掌祭祀太社之事,属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北周诸帝常祀太社,如《周书·孝闵帝纪》:“元年(公元557年)春正月甲辰,祠太社。二月戊寅,祠太社。八月

  • 开缺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凡实缺官员,犯过失而罪不至降级革职者,即饬令开去本职; 官位低者另候补委,官位高者另候简用。清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凡实缺官员,犯过失而罪不至降级革职者, 饬令开去本职; 官职低

  • 郡尉

    官名。省称“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尉协助郡守典武职甲卒,为郡守主要佐官,秩比千石,有丞。汉因之,景帝中二年 (前148) 更名都尉。参见“都尉”。隋朝为诸郡属官,位

  • 不更

    官爵名。春秋已见。一说为秦国爵名,一说为官名,或即车右。战国时为秦二十等爵第四级。秦汉因之。据《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不更言其不豫更卒之事。此当秦及汉初制度。汉文帝以后,九级爵五大夫以上始得免役

  • 郡邸长丞

    官名合称,汉置,即郡邸长与郡邸丞。长为正职,丞为副职,掌诸郡在京师之邸。参看“郡邸长”、“郡邸丞”条。官名。西汉大鸿胪的属官有郡邸长及丞。郡邸,《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主诸郡之邸在京师者也。”

  • 曲阳钱监

    即“利通监”。

  • 备御官

    官名。清入关前八旗组织中基层编制单位牛录之长官。初设时称牛录额真。太祖天命五年(1620)改为备御官。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牛录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佐领。

  • 义观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网藐”,中书位之一。

  • 官制用语,即拜官授职。汉朝也称官员改任它官。《汉书·景帝纪》: 中元二年(前148)“列侯薨及诸侯太傅初除之官,大行奏谥、诔、策。”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历代沿用。又,免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