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县宰

县宰

官名。新莽县府长官,即西汉之县令、长。《汉书·王莽传》: “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


1、官名,即县令。西汉末年王莽改县令曰县宰。见《汉书·王莽传》,参看“县令”条。

2、邑长家臣的通称。《论语·公冶长》:“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注:“千室,大邑;百乘,卿大夫之家;宰,邑长家臣之通号。”

猜你喜欢

  • 内承直

    官名。隋置,属长秋监,见该条。

  • 常从督

    即“太子常从虎贲督”。武官名。属左右卫官,统常从虎贲以供宿卫。

  • 膳部

    官署名。西魏文帝大统十二年(546)置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西魏末、北周仿《周礼》建六官府,遂为天官府诸司之一,掌供宫廷饮食,设中大夫为长官,武帝建德二年(573)省中大夫,改以下大夫为长官,宣帝时复旧

  • 拣子

    宋朝下等役职名。掌看验、检查仓库出纳财物,加盖姓名印子。差下户充当,或招募。与掐子合称拣掐。公人名。宋代州役之一,掌查验仓库出纳财物的质量,并印上姓名印子,以示负责。一般差下户充任或出于招募。与掐子合

  • 右善世

    官名。明清僧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释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一人,正六品。清康熙十三年(1674)定设一人,亦为正六品。循序升补左善世,缺出由右阐教升补。

  • 舍里八赤

    即“舍儿别赤”。

  • 巡按

    “巡按御史”之简称。官名。唐玄宗天宝五年,命礼部尚书席豫等,分道巡按天下风俗及黜陟官吏。巡按之名自此始。明代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巡察,考核吏治,称为巡按,或巡按御史。永乐后成为定制,一省为一道,分道出巡

  • 典油盐

    官名。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见“军中典官”。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掌收发油盐,分设朝中与军中,朝中的为天朝典官,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军中的为各军典官,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监军。

  • 金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户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金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全国库藏出纳、权衡

  • 尚膳

    官名。见“饭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