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道

十道

监察区名。唐贞观初因山河之便,分全国为十个监察区,称为十道。(1) 关内道,东距河,西抵垅坂,南据终南,北边沙漠,相当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省东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2) 河南道,东尽海,西距函谷,南濒淮,北薄于河,相当今河南、山东两省的大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3) 河东道,东距常山,西据河,南抵首阳、太行,北边匈奴故塞,相当今山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境。(4) 河北道,东并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榆关、蓟门,相当今河北省兼及山东、河南、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境。(5) 陇右道,东接秦州,西踰流沙,南连蜀及吐番,北界沙漠,相当今甘肃、新疆省的大部,兼及青海省西宁一带。(6) 山南道,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商华二山,相当今陕西省南部、湖北省西部、四川省东部兼及河南、湖南两省境。(7) 淮南道,东临海,西抵汉,南距江,北及淮,相当今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东至海,西至湖北应山、汉阳一带。(8) 江南道、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相当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及江苏、安徽的长江以南,湖北、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和贵州省东北部地区。(9) 剑南道,东连牂牁,西界吐番,南接群蛮,北通剑阁,相当今四川省西半部兼及云南北部。(10) 岭南道,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相当今广东、广西两省兼及越南民主共和国境。开元中增置为“十五道”,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内省都知

    宋朝内侍省都知简称。

  • 协台

    清朝绿营军官副将之别称。清代副将别称协台。详“副将”条。

  • 督练公所

    官署名。清末各省军政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设。掌理该省新旧各军及筹备粮饷、编练队伍等事宜。置督办一人,由该省原管之将军、都统、督抚兼充,总管所务; 军事参议官一人,承督办之命综理所务。下设筹备科

  • 大都等处织染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阿难答王位下人匠一十三百余户,隶随路诸色民匠都总管府。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建设委员会

    官署名。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置,掌研究、筹备及实行全国建设计划,办理水利、电气及不属于各部会主管的国营事业;对各省区长官办理建设事宜,负监督、指导之责。本会由国民政府聘任委员若干人组成,行政院院长、各部

  • 户部都拘辖司

    官署名。宋哲宗元祐元年 (1086)置,掌点检寺监场务帐籍,后废。徽宗政和二年 (1112)复置户部催辖司领其职。

  • 司农分察

    金代以司农司官员分察州县官吏的制度。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置司农司,兼采访公事。自司农卿以下各官均须出外巡行,察官吏之臧否而升黜之。《金史·百官志一》记述此制的成效说:“使节所过,奸吏屏息,十年之

  • 司勋部

    官署名。明初吏部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始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十三年改设主事一人,掌勋级、名籍、丧养之事。二十九年改称稽勋清吏司。

  • 司兵

    ①官名。《周礼》夏官之属,员四人,掌兵械武库。十六国前凉亦置,掌军务,常率兵出征。又为“司兵参军”省称。② 官署名。即“兵曹”,隋高祖开皇三年(583)改。官名。周置,掌管兵器。《周礼·夏官·司兵》:

  • 本草待诏

    官名。汉代少府所属太医令的属官,掌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