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司正使
官名。西夏功德司长官,掌司事。
官名。西夏功德司长官,掌司事。
见“三省枢密院激赏库”。
宦官职名。宋内侍省与辽三班院均置,为右班宦官的领班。
官制用语。年幼即位的皇帝,常由近亲大臣或太后代行皇帝理政,当皇帝为成年人时,亲自理政,称为亲政。《汉书·王莽传》:“皇帝年在襁褓,未能亲政。”
官名。清末新陆军军官。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营制,始置。每排一人,正六品,副军校充,奏补。掌辖全排。军官名。清末始置于新军,为队下所属各排之长,统领一排士兵。民国时期沿置, 为连所属军官, 管
宋朝总领所简称。南宋总领所的简称。参见“总领”。
官名。元置,属司天监,员额一人。
官名。春秋时郑国置。掌野鄙县邑民众狱治。一说相当《周礼》的“县士”。《左传·昭公十八年》:“使野司寇各保其征。”杜预注: “县士也。”官名。掌郊野的诉讼。《左传·昭公十八年》:“明日,使野司寇各保其征
官署名。参见“行太仆寺”。
官名。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定,理藩院尚书改兼礼部衔。遂有此称。十八年仍复旧称。遂废。
官名。金置,属卫尉司。员额四人,为皇后常侍官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