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宣慰司
即“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即“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爵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五品。
见“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
汉朝根据县府政务繁简,分为剧县、平县,两者官员的侍遇有所不同。东汉安帝时规定,长吏如非父母丧无故去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重新叙用。
汉魏称少数民族或地方首领为长帅或渠帅。《三国志·魏书·东夷传》:“东沃沮在高句丽盖马大山之东……户五千,无大君王,世世邑落,各有长帅。”
官位。潘岳《西征赋》:“寮位儡其隆替,名节漼以隳落”。
爵位名。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简称为安。见“六爵”。
见“中书五房”。官署名,唐初置,属中书门下。五房是: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五房分曹办事,掌主众务,职同宰相,事无不统。见《新唐书·百官志》。
官名。清朝会同四译馆之属官。掌译朝鲜语之事。初置六人,后增至八人,六品二人,七品二人,八品四人。或于内务府佐领下选习者充补,或于凤凰城无品级通事内调补,皆为满员。
清朝兵部职方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官名,汉置,为左冯翊之副,佐左冯翊掌治京师及近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参看“左冯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