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池镇

龙池镇

①在今江西南丰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南丰县:龙池镇在“县东南二十里。有巡司”。

②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龙池镇。《方舆纪要》卷72峨眉县“土地关”条下:“《边略》:县地西南二边,邻松林木瓜、大小赤口等处, 自县三十里至高桥,又十里至土地关, 二十里至龙池场。”嘉庆《峨眉县志》卷2:龙池镇在“县南六十里。因池为名”。


(1)在山东省昌邑市西北部。面积208.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池,人口 2500。明初建村,因北有形似龙状的土丘和池塘,得名龙池。1950年属昌邑县第九区,1955年设龙池区。1958年2月建龙池乡,同年9月建公社。1983年复设乡,1993年改置镇。低河流经。主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盛产蒲苇。盐业历史悠久,清代在瓦城村北建有富国盐场,为全国十二官办盐场之一。有织布、染织、塑料、农机等厂和盐场。杨靶、龙柳等公路经此。境内瓦城为周纪国鄑城和唐朝訾城故址。1984年4月,第二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境北部举行。(2)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北部。面积99.4平方千米。人口 2.7 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池,人口 1390。相传旧有一塘,缘有泉眼,久旱不干,喻为龙眼。原名龙潭坝,后因辟水田缩小为池,改名龙池。1938年析曲江乡始置龙池镇,1941年改龙池乡。1958年为龙池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建镇。2001年美萃乡并入。产稻、甘薯、玉米、油桐、梨、黄花菜等。有建材、粮油加工等厂。319国道经此,并与龙石、川河、涌洞等公路相接。(3)在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部。面积88.3平方千米。人口 9000。镇人民政府驻龙溪场,人口300。世传大禹导江,有牛出此溪,化为龙,故名。1949年为龙溪乡,属汶川县。1952年改属灌县。1958年为龙溪公社,1983年改乡,1995年置龙池镇。产林木及茶叶、生漆、棕片、中药材。有采矿、水泥、水电、酿酒等业。都江堰林场、华西植物园驻此。林区设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保护区。通公路。(4)在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龙池,人口 7780。以驻地龙池场得名。1950年为龙池区,1958年为龙池公社,1984年改龙池乡,1987年设龙池镇。主产玉米、稻、马铃薯、甘薯、油菜籽等。有水泥、矿山机械、机器制造等厂及煤矿。乐西公路经此。有扁担桥和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庵云山庙。


猜你喜欢

  • 龙刚县

    亦作龙冈县。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桂林郡。治所即今广西宜州市。南朝宋改为龙定县。古县名。刚,又作冈(《宋书·州郡志》)。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属桂林郡。南朝宋永初

  • 松坎

    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松坎镇。《明史·刘綎传》: 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平播州杨应龙乱,应龙 “由松坎、鱼渡、罗古池三道并进。綎伏万人罗古,待松坎贼; 以万人伏营外,待鱼渡贼; 而别一军策应”,贼大败

  • 邛县

    明洪武九年(1376)降邛州置,属嘉定州。治所即今四川邛崃市。成化十九年(1483)复升为邛州。古旧县名。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邛州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属四川省。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升为州

  • 巴彦岱

    即今新疆伊宁市西北二十里巴彦岱镇。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筑惠宁城于此。《清一统志·伊犁》:惠宁城“在伊犁河北、惠远城东北七十里,地名巴彦岱”。

  • 信都乡

    即今广西贺县东南 一百里信都镇。《明史·地理志》 贺县: “南有信都乡巡检司。” 清置信都镇巡司。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东南信都镇。明、清于此置巡检司。

  • 孝顺镇

    北宋置,属金华县。即今浙江金华县东北四十六里孝顺镇。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东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孝顺,人口 8080。传晋元康中出孝子许考庐,邑人号其居地为孝顺。东汉为长山县

  • 崱山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33 “塔山” 条下: 崱山,“其山崱嵂高大,横亘数里,因名”。

  • 谢公墩

    ①亦名谢安墩。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隅。宋张敦颐 《六朝事迹编类》 卷6: 谢公墩 “在半山报宁寺之后,基址尚存。谢安与王羲之尝登此”。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诗有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句。

  • 武侯庙

    ①亦称武侯祠或昭烈庙。在今四川成都市区南武侯祠大街北侧。为祭祀诸葛亮的庙宇。②在今四川奉节县东。亦为祭祀诸葛亮之庙宇。唐杜甫 《武侯庙》 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清钱谦益笺注: “武侯庙,《

  • 诞山江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7平乐县: 诞山江 “在府东。源出诞山,西流至虎阜滩,入乐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