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鸡足山

鸡足山

①在今河南三门峡市西陕县老城西南二里。《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鸡足山“上有虎岩洞,临河,宛如鸡足”。故名。

②亦名鸡山。在今四川开江县东北。《方舆纪要》卷69新宁县:鸡足山在“县东二十里。逶迤绵亘,麓分五支,如鸡距然,亦曰鸡山”。

③又称鸡山。在今云南宾川县西北部。自明代后期通称鸡足山。《方舆纪要》卷117大理府:鸡足山在“府东北百里,与宾、邓二州接界。前有三距,后起一支,形若鸡足,因名。《志》云:山峰攒簇如莲华然, 盘折九曲, 松杉郁葱, 其崖、壑、 台、洞、泉、涧之属以数百计。上有石门,号华首门,俨如城阙,人莫能通。佛寺环列,金碧辉映,绝顶五更见日出之光,游人经旬乃尽其胜”。为著名佛教名山。


在云南省宾川县西北,与鹤庆、洱源二县交界处。处洱海东北,与点苍山遥望。云岭南端支脉。原名青巅山、九重崖、九曲岩,又名花山、青檀山。因山势背西北面东南,前列三岗,后拖一岭,宛如鸡足得名。主峰天柱山(金顶),海拔 3240 米。为单斜山。原始植被保存完好,多古树名木。为佛教名山,明、清时山上有大小寺庙百余座,现存祝圣寺、金顶寺、铜瓦殿等。徐霞客曾留诗盛赞金顶日、海、云、雪壮丽景色。


猜你喜欢

  • 高都镇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明置高都巡司。(1)古镇名。即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高都。明时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山西省泽州县东北部。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都,人口354

  • 石头口

    在今江西南昌县北。《方舆纪要》卷83赣水:“绕城而流广十里,度江之北,曰石头口。”

  • 通峡砦

    故没烟前峡。北宋元符元年 (1098) 建筑,赐名。属怀德军。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黑城镇北苋麻河谷口。金属镇戎州。后废。

  • 常乐县

    ①三国吴末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隋开皇十年 (590) 属爱州,十六年 (596) 改为安顺县。②隋开皇四年 (584) 改凉兴县置,属瓜州。治所即今甘肃安西县东南锁阳城。唐武德四

  • 关口坝

    即今陕西宁强县南关口坝。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申熙县治此。

  • 水沙连

    ①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水里乡。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2有“水沙连思麻丹社”。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2有“水沙连社”。②即今台湾南投县日月潭风景区的旧称。清初尚无日月潭之名,地属水沙连。乾隆

  • 思远佛寺

    又称思远灵图。在今山西大同市北方山上。北魏太和三年 (479) 建。为北魏皇家寺院。

  • 四望关

    在今四川乐山市南四十里五通桥。《清一统志·嘉定府》:四望关“在犍为县东北七十里。旧有四望溪口巡司。相近有永通盐课司”。民国时属犍为县,有县佐驻此。

  • 九台山

    在今云南楚雄市西南九十里。《清一统志·楚雄府》 引《府志》:“上有九台,曰大本、曰广珠、曰甘露、曰聚仙、曰大中、曰振衣、曰写经、曰满月、曰涌莲。”又有三十峰,参差耸峙,为一郡之胜。

  • 西康省

    简称康。清末拟建西康省。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边地方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西康省。”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 省会在康定县(今四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