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顺州

顺州

①西魏改冀州置,治所在厉城县 (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里)。隋大业初废。

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安顺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

③唐贞观六年 (632) 置顺州羁縻州,寄治营州南五柳城 (今辽宁朝阳市南)。后移治幽州城 (今北京城西南)。天宝元年 (742) 改为顺义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顺州。辽时治所在怀柔县 (金改为温阳县,在今北京市顺义县)。明初废。

④唐载初二年 (690) 置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曲水县 (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北宋属泸州。后废。

⑤唐大历八年 (773) 置,治所在龙化县 (今广西陆川县南四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陆川县南部地区。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

⑥唐建中年间置,治所在今北京市顺义县。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顺义县。

⑦北宋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元改为湖南镇边宣慰司。

⑧南宋绍兴初置,治所在伊阳县 (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旧县镇)。金天德三年 (1151) 改名嵩州。

⑨西夏置,治所在灵武镇 (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北邵刚堡西)。元初废。

⑩辽置,治所在今辽宁黑山县东北英城子乡。辖境相当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黑山县北部一带。金废。元复置,属东宁路。明废。

(11)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四十六里州城。《元史· 地理志》: “俗名牛赕,昔顺蛮种……其酋成斗族渐盛,自为一部,迁于牛赕。” 于是改牛赕为顺州。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北胜府,寻属鹤庆府。清康熙八年废入鹤庆州,三十八年 (1699) 划原辖境入永北厅。

(12)明永乐五年 (1407) 属顺化府。治所在巴阆县(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县北赵丰一带)。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中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1)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安顺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东南部。贞观元年(627年)废。(2)唐载初二年(690年)置,治曲水县(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后废。(3)唐贞观六年(632年)以突厥部落置,治五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南)。武周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寄治幽州城(今北京市)。五代晋废。(4)唐大历八年(773年)置,治龙化县(即今广西陆川县南龙化江畔)。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南一带。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入陆川县。(5)南宋绍兴初置,治伊阳县(今河南嵩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嵩县、洛宁一带。金天德三年(1151年)改为嵩州。(6)辽置,治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南英城子。金时废。(7)西夏置,治灵武镇(今宁夏青铜峡市邵岗堡西)。辖境相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河西地区及永宁县西部。元初废。


猜你喜欢

  • 龙马泉

    在今广西崇左县南。《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龙马泉“在府治南。其水清碧,南入丽江。相传有神龙化马于此,因名”。

  • 太一山

    一作太乙山。指今陕西秦岭。《汉书·地理志》 武功县:“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或指今陕西太白县东南秦岭主峰太白山。《水经·渭水注》:“太一山,亦曰太白山。”南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5谓《西京赋》以

  • 水特姜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明洪武初改为水德江长官司。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贵州省思南县。属思州宣抚司。明洪武初改名水德江长官司。

  • 新店子

    ①即今河北遵化市南三十里新店子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4遵化州图: 南有新店。②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新店子乡。1971年在小板申村东发现汉代护乌桓校尉之砖墓,保存有五十多组彩绘壁画,为研究北

  • 黄亭涧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隋书·刘元进传》:大业九年 (613) 刘元进作乱,王世充败元进于吴,“坑之于黄亭涧,死者三万人”。《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长洲县 “横山” 下: “黄亭涧长数里,深阔数丈。”在

  • 临江市

    即今四川开县西南六十里临江镇。《明史· 洪钟传》: 正德间,兰廷瑞求抚,“意在缓师,迁延累月,依山结营,要求营山县或临江市屯其众,遣官为质”。清置外委、把总驻防。清魏源 《圣武记》 卷9: 嘉庆三年

  • 文定县

    亦作文安县。辽开泰二年(1013)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金废文安镇。古县名。辽开泰二年(1013年)置,治今辽宁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属大定府。金废为文安镇。

  • 林管山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44广灵县: 林管山在 “县西南四十里。下有泉,名百家泉,流入壶流河。上有勒汉寨”。

  • 风陵关

    唐置,故址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方舆纪要》卷41蒲州:风陵关“路通潼关,唐圣历初,于风陵堆南津口置关,以讥行旅”。

  • 西桑村

    即今河北武邑县东三十四里西桑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武邑县图:东有西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