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川县

陵川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泽州。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元和志》 卷15: “因川为名。” 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 废,后复置陵川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东南临河南省。属晋城市。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25.2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割高平地置陵川县,属泽州。《读史方舆纪要》: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又《山西历史地名录》:“以县有陵阳水,故名陵川。”大业初属长平郡。唐武德初属盖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泽州。北宋、金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晋城县,后复置陵川县。明因之。清属泽州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长治专区,1958年陵川县再并入晋城县,1961年恢复原制。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属晋城市。地处太行山腹地。香磨河、南峪河、廖东河、原平河、北召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薯类为主。盛产党参。矿产有煤、铁、硫黄、铝土、硅、铜、铅、水晶石、石膏、云母、大理石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造纸、陶瓷、纺织等。沁辉、陵长、陵晋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崇安寺、真泽宫、佛山、黄围灵湫等。


猜你喜欢

  • 灵昌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元和志》卷8:“取灵昌津以为名。”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唐同光元年(923)以避讳改为灵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河

  • 贵德县

    ①辽置,为贵德州治。治所在今辽宁抚顺市区浑河北岸高尔山前。元废。②1913年改贵德厅置,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1928年划归青海省。(1)古县名。辽时置,治今辽宁省抚顺市北高尔山前。为贵德

  • 古森峒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北扶隆乡。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9:嘉祐四年(1059)二月,广西安抚都监萧注言:“交趾寇思望、古森、贴浪等峒,掠十九村人畜不可胜数。”明属如昔巡司统辖。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新里仁口

    一名里云口镇。即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十八里新里仁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3 《乡镇》:沔阳州 (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 东乡有 “新里仁口”。集镇名。在湖北省仙桃市中部。属张沟镇。人口7000。原新里

  • 湖里县

    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

  • 卢栖溪

    指小溪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以下至青田县段。《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卢栖溪在“县东六十里。溪上岩洞奇胜,昔有道士卢遨栖其中。旁多笋,亦曰卢栖笋溪。下流至青田县界入大溪”。

  • 偏桥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施秉县。万历间改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在今贵州省施秉县。属湖广都司。地控黔、楚通道,驻

  • 永安镇

    ①唐大历二年(767)置,即今湖北咸宁市。五代吴乾贞三年(929)改为永安场。②五代南唐改黄连镇为永安镇,在今福建建宁县西南三里。后改为永安场。③北宋初置,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以永安陵所在置镇以

  • 三峰岭

    在今福建龙岩市东。《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三峰岭在县东百里。岭半有隘。”

  • 风流镇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新唐书·地理志》 保州:“东至维州风流镇四十五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