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城县

阳城县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隋属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嵩州治。贞观三年(629)改属洛州。万岁登封元年(696)改为告成县。神龙元年(705)复为阳城县,二年(706)又为告成县。天祐初改为阳邑县。五代唐复为阳城县。后周显德中废。

②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家乡在此。西汉改为堵阳县。

③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宣帝封刘德为阳城侯于此。东汉废入汝阳县。

④三国吴分庐陵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永丰县西北六十里。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阳丰县。

⑤东晋义熙中侨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隋初废。

⑥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置,属西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大明八年(464)废。

⑦北魏永安二年(529)改涅县置,属乡郡。治所在今山西武乡县西北四十二里故城镇。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甲水县,移治今武乡县西南五里阳城村。

⑧唐武德三年(620)置,属亭州。治所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八年(625)废。

⑨唐天宝元年(742)改濩泽县置,属高平郡。治所即今山西阳城县。乾元元年(758)属泽州。金元光二年(1223)升为勣州。元复置阳城县,属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属泽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1)古县名。(1)本春秋郑阳城邑。秦置县,治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告成镇。属颍川郡。《史记·淮阴侯列传》:汉高祖二年(前205年),汉高祖使“韩信急击韩王昌于阳城”,即此。武则天改名告成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改阳城县。次年又改告成县。唐天祐二年(905年)改名阳邑县。五代唐又改阳城县。周显德中并入登封县。(2)本战国楚邑。秦置县,治今河南省方城县东。属南阳郡。《史记·曹相国世家》:秦二世三年(前207年),“从南攻犨,与南阳守战阳城郭东”,即此。西汉改名堵阳县。(3)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属汝南郡。东汉并入汝阳县。(4)三国吴分庐陵县置,治今江西省永丰县西北。属庐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阳丰县。(5)北魏永安二年(529年)以涅县改置,治今山西省武乡县西北故城镇。属武乡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甲水县,移治今武乡县西南。(2)今县名。在山西省东南部、王屋山东麓,南临河南省。属晋城市。面积 1968 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10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凤城镇。战国魏濩泽邑。西汉置濩泽县,故治在今县城西北泽城村,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初为濩泽侯国,仍属河东郡。西晋属平阳郡。北魏兴安二年(453年)濩泽县移治于今址,属安平郡;孝昌中析置西濩泽县,属安平郡。北齐废西濩泽县入永宁县。隋开皇初属泽州,大业初属长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于县置泽州,武德八年泽州徙治端氏县(今沁水县东端氏镇),濩泽县仍属之。天宝元年(742年)改濩泽县为阳城县。《郡县释名》山西省卷下:“邑志云,今县治古阳陵驿也,县名以此。”天祐二年(905年)复为濩泽县。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复为阳城县。宋属泽州。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为勣州。元复为阳城县,属泽州。明因之。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泽州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3年析置阳南县、阳北县。1945年恢复原制。1949年属长治专区。1958年沁水县并入阳城县。1959年分治,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属晋城市。地处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之间。沁河、南大河、濩泽河、芦苇河、西冶河、盘亭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谷子、玉米、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硫黄、石膏、石英、云母、白云石、大理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轻纺、造纸、陶瓷等。侯月铁路、晋韩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海会寺、蟒河自然保护区、云蒙山等。


猜你喜欢

  • 微州

    唐贞观十一年 (637) 改西利州置,治所在深利县 (今云南永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天宝后废。唐羁縻州。贞观十一年(637年)改羁縻西利州置,治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

  • 平甸河

    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卷115新平县:平甸河“在县东十里。众流所汇”。

  • 明月湾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石公山西二里。世传吴王尝玩月于此。唐皮日休诗: “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陆龟蒙亦有诗。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洞庭西山下。唐陆龟蒙诗:“今逢明月湾,洞庭秀最奇”,即此。

  • 思南宣慰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置,属湖广。治所在水德江长官司 (今贵州思南县)。永乐十一年(1413) 改为思南府。明玉珍时析思州宣慰司地置,治水特姜(今思南县)。辖境约当今贵州省思南、德江、印江、沿河、

  • 宁远砦

    ①北宋咸平六年(1003)置,属府州。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南。②北宋天禧二年(101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武山县治。熙宁五年(1072)改属通远军。崇宁三年(1104)升为县。金仍废为砦,元至元中复置县

  • 沤麻冈

    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北。《金史·哀宗纪》:天兴二年(1233)一月,金哀宗自汴京北奔,蒙古兵追击于黄河南,哀宗渡黄河,北“次沤麻冈”。即此。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北。《金史·哀宗纪》:天兴二年(1233年)哀

  • 犍为属国

    东汉永初元年 (107) 析犍为郡南部置,治所在朱提县 (今云南昭通市境)。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东北至大关、绥江,贵州六盘水、威宁等市县地。建安十九年 (214) 改朱提郡。东汉永初元年(107年)置

  • 牛井

    即今云南宾川县治牛井镇。明景泰《云南志》卷5:“其在海东牛井者曰小白夷,服食器用与汉、僰不同。传云段氏时,海东地广民稀,又炎热生瘴疠,乃于景东府移此白夷以实之。”《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五》:“又西一里

  • 亏容甸长官司

    明洪武中改铁容甸部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亏弓村(今云南红河县东三十四里大黑公)。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光绪二十六年(1900)分设上亏容、下亏容两司。下亏容仍治大寨,上亏容治所在其西北(今红河县东十四里牛

  • 楠木园

    即楠木村。今湖北巴东县西楠木园镇。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 《乡镇》: “楠木园,在 (巴东县) 城西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