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桥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南。清光绪 《梁山县志》 卷3: 银河桥在 “县东四十五里,接蟠龙溪,水迤逦南流,月夜望之如银河,故名”。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南。清光绪 《梁山县志》 卷3: 银河桥在 “县东四十五里,接蟠龙溪,水迤逦南流,月夜望之如银河,故名”。
即麻里兀。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其东界木鹿城”。即此。
亦作霄城县。西晋末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北周改竟陵县。古县名。宵,又作霄。西晋末置,治今湖北省天门市东北。属竟陵郡。北周改名竟陵县。
亦作思陇驿。即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旧属上林县,明置巡司于此。
1933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连城县改名,治连城县城 (今福建连城县)。为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旧县名。中央苏区
又名石头津步、投书渚。在今江西南昌市西郊红石岗上。《寰宇记》卷106洪州南昌县:石头渚“晋太守殷羡,建元中为豫章太守,去郡,人多附书一百余封,行至江西石头渚岸, 以书掷水中,咒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元置,属鹤庆路。治所在今云南鹤庆县境。明洪武十五年 (1302) 废。元置,治今云南省鹤庆县境内,属鹤庆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废。
旧名汉祖渡。又名冶坂城。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423),“造浮桥于冶坂津”。《水经·河水注》 引《魏土地记》:“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
清康熙三年(1664)升辽阳县置,属奉天府。治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1914年复降为县。清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升辽阳县置,治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属奉天府。1913年复降为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成州置, 治所在上禄县(今甘肃礼县西南)。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成县、西和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成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成州置,治上禄县(今甘肃礼县西南)。辖境相当
即今甘肃岷县东部闾井河。《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 闾井河 “在卫东南百四十里,源出秦州礼县之没遮拦山,流入马凉河。宋亦置闾川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