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螺溪河。《方舆纪要》 卷68顺庆府南充县: 清水溪 “在府城东,居民借以灌溉”。《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清水溪“在南充县东。源出请雨山,西北流十五里,至县东北入嘉陵江”。②即今四
北宋置,属巢县。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柘皋镇。《元丰九域志》 卷5无为军: 巢县有 “柘皋”镇。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北部。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柘皋,人口2.2万。《春秋》哀公十
元至正八年 (1348) 升徐州置,属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十二年 (1352) 降为武安州。元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置,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十二年降为武安州
西藏古地名。约在今那曲县那曲镇,唐时吐蕃曾于此置驿站。《新唐书·地理志》: “野马驿……四百里至閤川驿。”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北二十里曹路。清时有把总驻守。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川沙县北有 “曹家路”。
①宋元时期专指今河北、河南境内的卫河,即隋所开的永济渠的一部分。《元史·河渠志一》:“永济河在清池县西三十里,自南皮县来,入清州,今呼为御河。”②即玉河。元名金水河。明、清名御河。今北京城内、外金水河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一百十六里大沩山毗卢峰下。《清一统志·长沙府》: 密印寺 “在宁乡县西一百五十里大沩山。唐元和中,裴休奏建,赐额 ‘密印’,为灵觉禅师卓锡之所。后仰山嗣其法,天下称为沩仰宗。寺极壮丽,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建,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续资治通鉴》: 南宋宝祐二年 (1254) 二月,“余晦遣都统甘闰以兵数万城蜀要地紫金山,蒙古汪德臣选精卒衔枚夜进,大破之,闰仅以身免,城遂为蒙古
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涞水县: 紫凉山 “高百余丈。其并峙者曰龙宫山,中有石洞,又有石井、泉流,潜相灌注”。
在今安徽歙县南二十五里。《晋书·孔愉传》:“惠帝末,东还会稽,入新安山中,改姓孙氏,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 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寰宇记》卷104歙县有孔灵邨,“在县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