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耳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北宋改高州羁縻州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元改置石溪洞长官司。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南梧栖镇。连横 《台湾通史 ·疆域志》 台湾县: “梧栖在县西,商舶至市之口,亦海隅之一都会也。”
①即今江西万载县南郭村。明嘉靖 《袁州府志》 卷2万载县: 郭村铺 “南路入宜春”。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5: 万载县南有郭村铺。②即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1934—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永红县
东魏天平二年(535)置,治所在丹杨郡(今河南沈丘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沈丘、项城、西华、淮阳、新蔡、及安徽临泉等县地。南朝梁太清元年(547)改为殷州。东魏武定六年(548)复改为北扬州。北齐改为信州
唐开元初于小勃律国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孽多城 (今巴基斯坦控制下的克什米尔之吉尔吉特)。后废。
古道路名。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连山绝险,飞阁通衢”。为石牛道中一段。三国蜀汉诸葛亮重凿剑山架道,以通行旅。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汉德县 “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为川陕
唐南诏置,为通海都督驻地。即今云南通海县。为当时安南通天竺道上的重镇。这一段交通线又称 “通海城路”。
唐安西都护府属地,在今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新唐书·西域传》: 小勃律 “王居孽多城,临娑夷水。其西山颠有大城曰迦布罗”。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望州山 “在盱眙县南五里五道港,此自南而望,见泗州城,因名望州山”。②在今湖北枝城市西南。《水经·夷水注》: 丹水 “出西南望州山,山形竦峻,峰秀甚高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置,属熙州。在今甘肃临洮县南二十里。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置,在今甘肃省临洮县南。与北关堡、三坌关、打璧峪关俱临洮戍卒防守。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