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公堂
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方舆胜览》 卷57夔州路: 越公堂 “在瞿唐关城内。隋杨公素所为也,杜甫 《宴越公堂》 诗: 此堂存古制,城上府江郊。落构垂云雨,荒偕蔓草茅”。
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方舆胜览》 卷57夔州路: 越公堂 “在瞿唐关城内。隋杨公素所为也,杜甫 《宴越公堂》 诗: 此堂存古制,城上府江郊。落构垂云雨,荒偕蔓草茅”。
在今浙江遂昌县北。《方舆纪要》卷94遂昌县:马戍岭在“县北三十里”。
即荔浦县。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汉书·地理志》 作 “荔蒲县”。
即尹家卫镇。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鸣犊镇”条下称:万年县东南五十里“有引驾回镇”。
即今河北永年县(临洺关)东北十八里刘营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永年县图:西北有刘营。
岛名。《史记· 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前219),“遣徐市以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正义》 引 《括地志》 云: “亶洲在东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在此洲,共数万家,至今洲上
东晋李氏成汉时置,属南广郡。当在今四川珙县境。南齐以后废。
一作胡厢城。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胡襄镇。《归德閤郡公纪统办归陈团练署太康县祝公事实略》: 咸丰三年 (1853) 六月,“往胡襄城拿大捻头刘凤翥、高凤舞等”。
清康熙六年(1667)置,属云南省。雍正八年(1730)设文山为府治(即今云南文山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及屏边苗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
在今江西赣州市城西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章贡台 “在州城西北,据章、贡二水之会。凭高瞰远,城北水容山色,尽出乎几席履舄之间。形胜与郁孤对峙,而甲乙称雄”。《清一统志·赣州府二》: 章贡台 “
清雍正五年 (1727) 置,属鹤庆府。治所在维城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国 《云南维西县地志全编》: “以县治地居西极,取四维之一之义,因命名为维西。” 乾隆二十一年 (1756) 改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