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家山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三十五里。当湘水右岸。道通衡阳县。1917年湖南护法军与北洋军在此激战,零陵区副司令黄岱牺牲。
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南三十五里。当湘水右岸。道通衡阳县。1917年湖南护法军与北洋军在此激战,零陵区副司令黄岱牺牲。
秦置,为济北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汉书·异姓诸侯王表》: 汉高帝元年 (前206),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即此。汉以后称为博县。古县名。(1)秦以博邑置,治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旧
①即今天津市北运河东岸北仓镇。清乾隆《天津县志》卷4:西沽巡检辖有北仓村。光绪《天津府志》卷23:天津县北乡有北仓镇。②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金山卫城北三里。五代汉乾祐时,移浦东场盐课司于此。盐业兴盛
即今河北涿鹿县东南矾山镇。《金史·靖安民传》: 兴定四年 (1220),为防蒙古南略,封安民为易水公,管辖涿、易、安肃、保州及矾山寨等,“十月,安民出兵至矾山,复取檐车寨”。
即今陕西山阳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漫川关。即故漫川县。明成化十三年(1477)移丰阳巡司于此。清顺治十三年(1656)裁。
本唐兜率寺,元改名。即今北京市西郊香山卧佛寺。《元史·文宗纪四》: 至顺二年 (1331)正月,“以寿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诏中书省给钞十万锭供其费。……以晋邸部民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
即白马山。在今山西盂县东北。《旧唐书·太宗纪》:贞观十一年(637)九月,河溢,帝“幸白司马阪以观之’,即此。即“白马山(1)(2)”。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西西南部。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 (今山西翼城县西)。春秋初期,晋昭侯封叔父成师于曲沃 (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形成分裂局面,后为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 (今山
亦作石城县。西汉置,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辽宁建昌县西。东汉废。
唐贞观十一年 (637) 改西利州置,治所在深利县 (今云南永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天宝后废。唐羁縻州。贞观十一年(637年)改羁縻西利州置,治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
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鲁港乡,南接繁昌县界,以鲁明江 (漳河下游) 入江口为名。《宋史·贾似道传》: 元兵沿江东下,“时一军七万余人,尽属孙虎臣,军丁家洲。似道与夏贵以少军军鲁港”,即此。明成化中移河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