谹山隘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谹山隘在 “县西南三十里,谹山之阳。西北五里接上饶县之高洲寨,西四十里出锄狗洋达封禁山,最为要害”。
在今江西广丰县南。《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永丰县: 谹山隘在 “县西南三十里,谹山之阳。西北五里接上饶县之高洲寨,西四十里出锄狗洋达封禁山,最为要害”。
1932年改泸水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泸水县。1951年改泸水县。1935年由云龙县属泸水行政区改置,治鲁掌街(今云南泸水县鲁掌镇)。1949年改设泸水设治区。1952年升县。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裕陵西侧。是高宗乾隆皇帝部分后妃的葬地。葬有皇后、皇贵妃等三十六人。被贬的皇后乌喇那拉氏和容妃(即香妃) 均葬于此。
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哈尔和林北。《魏书·高车传》: “后徙于鹿浑海西北百余里,部落强大,常与蠕蠕为敌,亦每侵盗于国家。……后太祖复度弱洛水,西行至鹿浑海。”古湖名。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东侧的乌吉淖
北宋政和三年(1113)升定州置,治所在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定州市及唐县、新乐、顺平、望都、曲阳、无极等市县地。金天会中降为定州,寻复为中山府。元属真定路。明洪武初复为定州。北宋政和
即今广东龙门县西铁岗河。《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龙门县:西林水“在县西,一名九淋水,源出县西七十里铁冈大山,流经城西,诸溪涧水皆流合焉。东南流入增城县界,经望云岭下,迤逦二百余里,流合于增江”。
北魏北境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 《水经·㶟水注》: 于延水 “出塞外柔玄镇西,长川城南小山”。《魏书·肃宗纪》: 孝昌元年 (525)八月,“柔玄镇人杜洛周率众反于上谷,号年真
西魏恭帝时置,属眉州。治所在青衣县(今四川青神县南二十里瑞峰镇)。辖境相当今四川青神县地。北周改为青神郡。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南黄金。《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赣县: 黄金税课局 “在府西。相近曰大壶税课局。府东又有社富税课局,俱明初置”。
在今贵州凤冈县西八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平水口关“在龙泉县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22误作“牛水口关”。
南宋景定元年(1260)升涟水军置,治所在涟水县(今江苏涟水县)。明洪武初改为安东县。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军置,治涟水县(今属江苏)。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涟水县。属淮南东路。元废县入州,属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