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萝北县

萝北县

1916年改萝北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黑河道。治所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兴东村。因治托萝山北,故有是名。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32年迁今萝北县东北肇兴镇。1945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回黑龙江省,迁今萝北县(凤翔镇)。


在黑龙江省东北部、黑龙江南岸。属鹤岗市。面积6762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5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凤翔镇。因当时的县城在陀萝山以北,故名。1912年设萝北设治局,1913年设萝北县,属黑河道。1929年直属黑龙江省。1933年迁治今肇兴镇,1941年迁凤翔(今治)。1945年改属合江省,县治复迁兴东。1949年属松江省。1954年复属黑龙江省,并由兴东迁治肇兴;属合江专区。1958年再迁凤翔镇。1968年属合江地区。1984年属佳木斯市,1987年划归鹤岗市。地处三江平原西部。除西北部为小兴安岭余脉外,其余平地,都鲁河流经。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等。特产人参、木耳等。黄金开采已有百年历史,工业有机械、建材、造纸、粮油加工等。萝北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公路交通发达。黑龙江有码头。有望云峰滑雪场。


猜你喜欢

  • 南门湖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北东流镇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 南门湖 “在东流县南门外。明万历初,知县陈春开浚,引江艘达于南门”。今七里湖为其组成部分。

  • 博山侯国

    西汉绥和二年 (前7) 封孔光为博山侯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淅水会合口东南十里丹江水库内。东汉明帝时改为顺阳县。西汉哀帝改顺阳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汉书·孔光传》:绥和中,成帝

  • 酒城

    即陌城。在今江苏吴江市北。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8: “酒城,在坛城边,夫差祭子胥处。临祭劝酒,因名焉。”

  • 杉木岭

    在今贵州石阡县西。《清一统志·石阡府》:杉木岭“在府城西南废葛彰司(治今河坝场)北六十里。岭上多产异杉,因名”。

  • 柏子镇

    ①北宋置,属遂宁县。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四十里柏梓镇。②即今山西沁源县西北柏子镇。《清一统志·沁州》: 柏子镇 “在沁源县西南丛山中,近岳阳县界”。

  • 赤山湖

    又名绛岩湖、赤山塘。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源出绛岩山,县南境诸山溪之水悉流入焉。下通秦淮。句容、上元二县之田,赖以灌溉。宋《景定建康志》卷18引石迈《古迹编》曰:“赤山湖在上元、句容两县之间,溉田

  • 凉淀

    亦作凉陉、凉泾山。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境。《辽史·地理志》 上京临潢府: “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地丈余即有坚冰。”

  • 黄草关

    ①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清一统志·青州府二》: “昌乐县东南方山之东,亦有黄草关。今名……小岩口。”②在今山东五莲县东,九仙山西北。《方舆纪要》卷35诸城县 “九仙山” 条: “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

  • 河稍桥

    即今江苏盱眙县西南河桥乡。清光绪 《盱眙县志稿》 卷3: 河稍桥在 “西四十里”。

  • 隆奉蛮夷长官司

    亦作隆奉蛮夷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 改隆奉宣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境。后废。宣德三年 (1428) 改置蛮夷官司,属东乡五路安抚司。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