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置,属綦江县。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三十里。清道光《綦江县志》卷5:九盘子堡“山峰峻峭,最为险要,通贵州大路。明将军刘綎征杨应龙,曾交战于此”。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三十多里。藏语意为毛洲三岔口。因地处甲扎岗嘎河三岔处而得名。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规定,由中国政府同意在西
在今湖北公安县西,跨松滋县界。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 公安县西与松滋县交界处有 “癸巳湖”。
亦名蛮夷场。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清乾隆 《屏山县志》 卷1: 蛮夷乡在 “县西二百里。有蛮夷、石角、下溪、冒水孔四场”。秉彝场在镇之东,西为石角营。元、明为蛮夷长官司治所。
在今甘肃崇信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58泾州崇信县: 湫峪 “在县西北二里,湫峪水发源于此,北流入平凉县境,注于泾水”。
在今广东兴宁市东南。《舆地纪胜》卷91循州:灵泉岭“在兴宁县东南四十里”。
即纳溪。今四川南部永宁河。《清史稿·地理志》 纳溪县:“纳谿,俗名清水河, 即永宁河下流,源出阿永番部,东流入大江。”
在今湖北钟祥市南一里。《寰宇记》 卷144长寿县: 金港 “在县南二百步。 源出木山”。 《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金港在 “府南一里。源出&
①西魏置,治所在岳山郡 (今湖北孝昌县北)。隋初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改巴州置,治所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市)。大业初改为罗州,寻改为巴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又改为巴州,六年 (623
即陇坻。今陕西、甘肃两省间之陇山。东汉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即“陇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