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穹窿溪

穹窿溪

在今福建宁德市西五十里。《方舆纪要》卷96宁德县: 穹窿溪 “上有穹窿岩,因名。源出古田县境,合周仙湖东流至石堂山下,合于唐溪,又东为穹窿溪。又环溪在县西百二十里,亦出古田县界,双溪夹拱,周围环绕,至穹窿岩,合流为天柱窟。又东为泛尾,经赤鉴湖至峬门,下达于海”。


猜你喜欢

  • 高阳台 (臺)

    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3河间县: “城东北有高阳台,与瀛台相望。《志》云: 瀛州旧置高阳关,台因以名。”

  • 护城堤

    一名三里堤。在今河南开封市。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护城堤“离(开封)府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或云,因隋堤遗址,后被河水冲圯。明正统间,巡抚于谦因河

  • 清阳城

    即浊鹿城。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北。《魏书·地形志》 汲郡北修武县: “治清阳城。” 即此。集镇名。在河北省馆陶县城北部。属路桥乡。人口1450。汉代清渊县故址,后废为村,俗称清阳城。产小米、小麦、棉花等。

  • 阿养城

    在今内蒙古凉城县西南。《水经·河水注》:参合县“西去沃阳县故城二十里,县北十里有都尉城。《地理志》曰:沃阳县,西部都尉治者也,北俗谓之阿养城”。

  • 钳州

    唐代析开边县置,治所约在今云南盐津县北四十二里普洱渡。辖境约当今云南盐津县地。后废。

  • 资州

    西魏置,治所在阳安县 (今四川简阳市西北)。《元和志》 卷31: 资州 “取资水为名”。北周武成二年 (560) 徙治资阳县 (今资阳市)。隋开皇七年(587) 又徙治盘石县 (今资中县北三里)。大业

  • 内官砦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建武乡。《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鸡冠岭砦”条下:“其相近又有内官、钓猴诸砦。……内官砦曰武宁砦,其地广衍,旁皆沃壤,遂均田授甿,即其列雉为城,设官屯戍,诏赐名为建武所。”

  • 零丁城

    在今河北万全县北。 《水经·㶟水注》:修水 “东径零丁城南,右全延乡水”。即此。

  • 牙里堡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牙城镇。明嘉靖中,清湾巡司移驻于此。

  • 伏宝瑟颠城

    亦作鹤悉那城。唐西域诃达罗支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南加兹尼。龙朔元年(661)为条支都督府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