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楼县

石楼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吐京县置,属隰州。治所即今山西石楼县。大业三年(607)属龙泉郡。唐属隰州。《元和志》卷12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明万历四十年(1612)改属汾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中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邻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1743 平方千米。人口10.4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灵泉镇。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宣义为土军侯。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后置土军县,属西河郡。东汉废。十六国夏王赫连勃勃置吐京护军。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置吐京郡,又置岭西县为郡治。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岭西县为吐京县,仍为吐京郡治。隋开皇初废吐京郡,十八年(598年)改吐京县为石楼县,因县东石楼山为名(《元和郡县志》),属龙泉郡。唐贞观元年(627年)属东和州。二年改属隰州。五代、北宋、金、元因之。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改属汾州府。清因之。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汾阳专区,1951年属临汾专区。1958年并入吕梁县,1960年恢复石楼县,属晋南专区。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1年属吕梁地区。2003年属吕梁市。黄河、屈产河、义牒河、和合河、小蒜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莜麦、荞麦、油料作物为主,盛产红枣。矿产有煤、铁、铝土、耐火黏土、天然气。工业有煤炭、冶金、化工、建材、陶瓷、机械、食品等。名胜古迹有兴东垣东岳庙、殿山寺戏台等。


猜你喜欢

  • 涌 (湧) 金门

    为五代吴越国杭州城的西门,因门内有涌金池而得名。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 增筑杭城,改名丰豫门。明初复名涌金门。1913年拆除,改建南山路。涌金门原有水门、旱门各一,旱门故址在今浙江杭州市涌金门

  • 紫驼峰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7九溪卫 “马鬃岭” 条下: “ 《志》 云,卫北有紫驼峰,西北有马颈峰,两峰对峙,夹索口镇,高险卓绝。”

  • 南仁寨

    即今山西沁县西南南仁乡。《清一统志·沁州》 “道兴寨” 条下: 州西南 “四十五里有南仁寨”。

  • 恒河

    一名衡河。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清一统志·兴安府一》 “恒河” 条引 《旧州志》: “衡河在州西北七十里。源出牛头山,自汉阴界来,曲折南行三百余里入月河。” 与月河合处有恒口镇。

  • 綦江

    在今四川綦江县及江津市境。《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 綦江 “在县南,即夜郎溪也。自南川县流入,亦曰南江。至县,色如苍帛,因名綦江。亦曰东溪。……西北流入江津县,谓之僰溪”。上源为松坎河,源出贵州桐梓

  • 乌珠穆沁左翼旗

    清顺治三年(1646)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嘎海庙(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苏木)。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并入东部联合旗

  • 烟港街

    即今江西武宁县西烟港。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6武宁县市镇: 烟港街 “距县四十里”。

  • 绛岩山

    又名赭山、丹山。即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赤山。《新唐书·地理志》 句容县: “绛岩,故赤山,天宝中改名。” 《寰宇记》 卷90升州句容县:“绛岩山,《图经》 云: 在绛岩湖侧,山上有龙坑祠,即湖神也。

  • 广德宫

    北魏行宫。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阴山后。太平真君三年(442)六月,南秦王杨难当为刘宋所败,朝于北宫。《魏书·世祖纪》 载:“先是起殿于阴山之北,殿始成而难当至, 因名曰广德焉。”

  • 大黑水

    即今宁夏固原、西吉县境之中河(苦水、臭水河)。明万历《固原州志》上卷:大黑水“在州北一百一十里,流入清水河。小黑水,在州北八十里,流入大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