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口镇
一作岳山镇。即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五十里石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江西省余干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口,人口680。明代建村,以地多砾石且位河口,称石子口,简作石口。1950年属松乐、渔池等乡。1958年设跃进公社,次年改名石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设镇。2001年信丰乡并入。产稻、芝麻、烤烟、瓜子。水产养殖发达。有工具、五金、农机等厂。余信公路经此。石口村南武林山相传为汉武帝时楼船将军征闽越屯兵处。
一作岳山镇。即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五十里石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在江西省余干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口,人口680。明代建村,以地多砾石且位河口,称石子口,简作石口。1950年属松乐、渔池等乡。1958年设跃进公社,次年改名石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改设镇。2001年信丰乡并入。产稻、芝麻、烤烟、瓜子。水产养殖发达。有工具、五金、农机等厂。余信公路经此。石口村南武林山相传为汉武帝时楼船将军征闽越屯兵处。
清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八十五里台怀镇。清置巡司于此。在山西省五台县东北部。面积189.2平方千米。人口 8630。镇人民政府驻台怀,人口 3000。因位处五台山中部,五峰环抱,故名。镇人民
在今江西贵溪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石堂溪,“《志》云,县南百二十里有石堂,中可坐数百人,下为石堂溪,北流合于芗溪”。
即伦朱卜宗。治所在今西藏林周县。见“林周宗”。
在今江西德兴市东。《清 一统志· 饶州府一》: 洎山 “在德兴县东八十里。洎水发源于此”。
①又名强川。即发源于今甘肃岷县东南之岷江。因在羌族地区而得名。屈曲东南至今舟曲县东与古桓水(今白龙江)合, 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注入西汉水(今嘉陵江)。故今白龙江、白水江与岷江合流的一段,古时皆有
即金宝圩。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
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长春县(今吉林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吉林、永吉、桦甸、靖宇以西,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长岭、长春、伊通、盘石以北地区。1929年废。1914
即今浙江诸暨市北五十六里店口镇。清光绪 《诸暨县志》 卷42: 店口市 “在六十一都义士桥东。旧在中里 (原注: 即今中村),明万历间移此”。
在今河南新密市北。《方舆纪要》卷47密县:云珑山“在县北三十里。 一名侵云山”。
在今河北平山县西。《方舆纪要》 卷14平山县 “蒲吾渠” 条下引 《古今注》: “后汉永平十年作常山滹沱河蒲吾渠,通漕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