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监利县

监利县

三国吴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湖广卷上: “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后废。西晋太康四年 (283) 复置,仍属南郡。南朝宋属巴陵郡。梁为监利郡治。隋属沔阳郡。唐属复州。五代梁属江陵府,徙治今监利县。南宋端平初徙治鲁洑江口 (今监利县西二里)。元还治今监利县,属中兴路。明属荆江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南部,南邻湖南省。属荆州市。面积 3508 平方千米。人口145.5万。辖18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容城镇。三国吴析华容县置监利县,以地富鱼、稻,东吴令官监办,以图鱼、稻之利得名;后省。《郡县释名》湖广卷上:“孙吴置监利县,正以地富鱼稻之利,令官监办之,故名监利。”西晋太康四年(283年)复置。南朝宋属巴陵郡,南朝梁为监利郡治。北周属复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属沔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复州。五代梁属荆州。北宋属江陵府。南宋端平间迁治今址,咸淳年间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复置,属中兴路。明、清属荆州府。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沔阳专区。1951年析东部部分地置洪湖县,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4年属荆沙市,1996年属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三分之一流经县南部,多湖泊。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棉、油料作物为主,为省产粮大县。富水产,“监利猪”质地优良。芦苇资源丰富,有薄荷、半夏等多种中药材,其中荆半夏闻名。矿产有石油、岩盐、芒硝等。工业有机械、纺织、建材、轻工、食品等。沙洪、仙监公路在境内交会,水运以长江为主,东荆河通航。名胜古迹有柳关、福田大溪文化遗址、狮子山龙山文化遗址、章华台、荆台、伍子胥故里、华容道等。纪念地有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周老嘴革命旧址为中心的遗址群。


猜你喜欢

  • 上闸

    在今河南邓县南。南宋端平二年(1235),蒙古兵攻唐州,守将全子才弃师走,襄阳帅赵范败之于上闸。在今河南省邓州市南。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襄阳帅赵范败元兵于此。

  • 龙泉峰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7沙县:“龙泉峰在县东南十七里。脉自尤溪县界,分三陇蜿蜒而来,至起崛起三峰。”

  • 古风岩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0:古风岩“岩深数十里,溪水内出,灌田百余亩。其相连者,又有毛公、白石等岩”。

  • 昌虑县

    东汉改昌虑侯国为县,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建安三年 (198),曹操平吕布,于此置昌虑郡,不久废。西晋属兰陵郡。南朝宋为兰陵郡治。北魏属兰陵郡。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滕州

  • 小拐庄

    清置小拐驿。即今新疆克拉玛依市东南小拐乡。1915年在其附近置沙湾县。1957年沙湾县移治三道河子镇(今沙湾县)。1958年小拐庄改属克拉玛依市。

  • 章拉则城

    即拉孜。今西藏拉孜县东北拉孜。《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章拉则城 “在日喀则城西北八百十里”。又作拉孜、将罗尖。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东北拉孜区。

  • 恶戾坎

    在今四川兴文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0叙州府兴文县 “晏峰” 条: “恶戾坎,在县东南五十里。山高路远,宿草荒塞。故名。万历初,官军击败蛮贼于此。”在今四川省兴文县西南。以山高道险、宿草荒塞出名。明

  • 田村堡

    在今河北冀州市南田村。《清一统志·冀州》:田村堡“在州南四十里。明嘉靖间筑。有集,为诸集冠”。

  • 花莲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花莲县。据民国《花莲县志稿》说:“昔人称今之花莲溪右岸曰洄澜港,简称洄澜, 以溪水奔注与海浪冲击作萦回状得名。”谐音称花莲港,简称花莲。县以此得名。

  • 古邳镇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金贞祐三年(1215)下邳县徙治于此,为邳州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移治今邳州市北邳城镇,城遂废为镇,移直河巡司驻此。在江苏省睢宁县北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