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盈川县

盈川县

①唐如意元年 (692) 分龙丘县置,属衢州。治所在今浙江衢县东北三十八里盈川村。《旧唐书·地理志》: “县西有刑溪,陈时土人留异恶刑字,改名盈川,因以为县名。” 元和七年 (821)废。

②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讳改盈隆县置,属黔州。治所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龙洋乡(洋水桥)。天宝元年 (742) 改为洋水县。

③北宋宣和三年 (1121) 改龙游县置,属衢州。治所即今浙江龙游县。南宋绍兴元年 (1131) 复名龙游县。


古县名。(1)武周如意元年(692年)析龙丘县置,治今浙江省衢州市东盈川。因水得名。属衢州。唐元和七年(812年)废入信安、龙丘二县。(2)唐先天元年(712年)以盈隆县改名,治今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洋水县。(3)唐置,治所在今云南省盐津、大关县之间一带。后废。(4)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以龙游县改名,治今浙江省龙游县。属衢州。南宋绍兴初复名龙游县。


猜你喜欢

  • 小汶河

    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31新泰县:小汶河“源出东北四十里之龙池。池在龙亭山下,西南流百里,入于汶河”。

  • 虞城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下邑县置,属宋州。治所在今河南虞城县北、利民镇西南三里。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后废。蒙古宪宗二年 (1252) 复置,属东平路。至元二年 (12

  • 松江府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华亭府置,属嘉兴路。治所在华亭县 (今上海市松江县)。《名胜志》:松江府 “取吴松江而名”。辖境相当今上海市吴淞江以南地区。至元二十九年 (1292) 属江浙行省,泰定三

  • 塔儿河

    即它漏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之洮儿河。

  • 怀坡阁

    在今湖北阳新县东。《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怀坡阁“在永兴,李仲览之居。仲览登进士第后,瞰湖筑室号怀坡阁”。《清一统志·武昌府二》:怀坡阁,“宋元丰间,苏东坡自黄来访李仲览,留其家。久之,仲览登第后,

  • 怕怀大隘

    亦作伯大怀遂。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九十里,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清一统志·镇安府》 “平孟隘” 条: “伯大怀隘,打面梁那坡、者赖、者欣三村,在城西南。本朝乾隆三十一年,设兵防守。” 光绪 《镇安府

  • 婆览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羁縻涂州。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后废。②唐置,属羁縻应州。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南。后废。古县名。(1)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南。属涂州。后

  • 永固县

    ①十六国前凉置,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后废。②北魏置,属代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六十里。孝昌中废。③南朝宋文帝时置,属绥建郡。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南永固镇。大明元年(457)废。唐初复置,属威州

  • 昭关

    春秋楚地。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小岘山上。两山对峙,筑关保守,世为兵争之地。《史记·范睢列传》: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即此。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小岘山之西。山崖峙立,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春秋

  • 卫渠关

    土名高岩关。明正德中置,属渠县。在今四川渠县北五里龙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