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甘露镇

甘露镇

①即今江苏无锡县东五十二里甘露镇。《新唐书·昭宗纪》:大顺二年(891),“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即此。元于此置巡司。明废。

②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部北固山西侧。《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刘建锋为孙儒守常州,将兵从儒击杨行密,甘露镇使陈可言帅部兵千人据常州”。胡三省注:“润州城东角土山上有甘露寺,前对北固山,后枕大江。宝历中,本德裕建寺,适有甘露降,因以名之。孙儒盖因此寺而置甘露镇也。”

③在今浙江常山县西北四十里。《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镠遣兵攻淮南甘露镇,以救信州”。即此。


(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常山县西北。《资治通鉴》: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十二月,淮南兵攻信州,刺史危仔倡求救于吴越;明年正月,“吴越镠遣兵攻淮南甘露镇,以救信州”,即此。(2)今镇名。(1)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南部、望虞河西岸。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甘露,人口 3800。古名月溪。唐乾符年间建甘露寺,五代置镇,镇以寺名。元置巡检司于此。1949年为甘露镇,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等。有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化工、建材等厂。锡甘等公路经此。(2)在四川省资中县北部。面积34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甘露,人口 1100。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建场。镇因甘露寺而得名。1949年为甘露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双峰乡并入。主产甘蔗、花生、油菜籽、生猪等。有农机、酿酒、建筑、水泥预制板、农具修配、农副产品加工等业。通乡村公路,沱江通航。古迹有古刹甘露寺和珠江书院遗址。


猜你喜欢

  • 桂州都督府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桂州总管。七年 (623) 改为都督府。治所在桂州 (今广西桂林市)。领桂、象、静、融、贺、乐、荔、南昆、龙、南尹、钦、南恭、燕、梧十三州。贞观末,督桂、昭、贺、富、梧、藤、

  • 百粤

    即百越。指今广东、广西。

  • 溪碱铁路

    自今辽宁本溪市经牛心台、温泉寺至田师傅。长86.9公里。1914年从本溪修至牛心台。1939年修至田师傅。田师傅至碱厂段未建。今称溪田线。

  • 诸鱼溪

    即今湖南沅陵县东北七十里朱红溪。《水经·沅水注》: “沅水又东,与诸鱼溪水合。水北出诸鱼山。” 故名。

  • 四子部落旗

    清初置,属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驻地在朝克德力格尔嘎查(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光绪三十一年(1905)迁查干补力格苏木建王府。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9年改称四子王旗。据张

  • 敦图铁路

    从今吉林敦化市,经延吉至图们市。全长191.9公里。日本于1932年动工修建,1933年建成。今为长图铁路东段。

  • 卓克采长官司

    亦作卓克基长官司。清乾隆十四年 (1749) 置,属杂谷安抚司 (后改杂谷直隶厅)。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南卓克基乡西索村。后废。

  • 玉窖墟

    即今广东揭阳县东玉窖镇。东接潮州市界。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海阳县西南有玉窖墟。

  • 星显水

    即今吉林延吉市境之布尔哈通河。源出哈尔巴岭,东南流会海兰江、嘎呀河,又南入图门江。《金史·世纪》: 三年 (1097),“跋忒杀跋葛。使太祖率师伐跋忒,跋忒亡去,追及,杀之星显水”。即此。即今吉林省延

  • 铜梁县

    唐长安四年 (704) 置,属合州。治所在奴��山列宿坝 (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南)。 《元和志》 卷33铜梁县: “取小铜梁山为名。” 开元三年 (715) 移就涪江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