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阳县
金承安二年 (1197) 升孩儿馆置,为惠州治。治所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汉儿庄。泰和四年(1204) 废。元复置,明洪武初废。
古县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置,治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属惠州。为惠州治。泰和四年(1204年)省。元复置滦阳县,明洪武初又省。
金承安二年 (1197) 升孩儿馆置,为惠州治。治所在今河北迁西县西北汉儿庄。泰和四年(1204) 废。元复置,明洪武初废。
古县名。金承安二年(1197年)置,治今河北省迁西县西北。属惠州。为惠州治。泰和四年(1204年)省。元复置滦阳县,明洪武初又省。
唐天宝元年(742)改妫州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怀来、赤城、崇礼、张北、怀安、涿鹿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妫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妫州
三国魏改鄀国置,属襄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东南。南朝宋为冯翊侨郡。北周废。隋复置,属襄阳郡。唐初废。古县名。鄀,又作若。秦置,治今湖北省宜城市东南。属南郡。东汉改为侯国。三国魏复为县。南朝宋、齐、梁
明置,属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4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洪武初,月鲁帖木儿叛,四川都指挥使瞿能率兵“又破水砦关”。即此。
①在今河南光山县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千工堰“在县城西。绕城而东,凡数十里,为众水所汇。嘉靖五年邑令王室筑石障水,负郭数千亩皆资以溉。自是修筑不一。万历十二年,复增修之。寻废”。②在今湖北黄陂
亦名柏茂山。在今四川简阳市北。《新唐书·地理志》 阳安县: “有柏庙山。” 《清一统志 ·成都府一》: 柏茂山,“ 《旧志》: (柏庙山) 今曰柏茂山,在州东北八十里。峰峦卓立,为群山之首。盖庙茂声近
即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五十四里龙湾镇。清属江陵县,置巡司于此。民国初置县佐。
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北。《水经·耒水注》:“(肥)川之北卢塘。塘池八顷,其深不测,有大鱼,常至五月,辄一奋跃,水涌数丈,波襄四陆,细鱼奔迸,随水登岸,不可胜计。”《舆地纪胜》卷55引《湘水记》:“耒阳县东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汉长安故城东南。《汉书·东方朔传》:窦太主献长门园,武帝大说,“更名窦太主园为长门宫”。又《外戚传》:武帝使有司赐(陈)皇后策曰:“皇后失序, 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土剌河上源东乌兰山口。明金幼孜 《北征后录》: 永乐十二年(1414),成祖亲北征至饮马河 (今克鲁伦河)。五月“初七日次忽兰忽失温,……寇大败,人马死伤无算,皆号痛而往,宵遁
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张公脑营”条:里洞营“在县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