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广州。治所即今广东清远市。据民国 《清远县志》 称: 因县内江河清洌,故名。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88年改设清远市。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属广州。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宋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1988年撤销,改设清远市。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广州。治所即今广东清远市。据民国 《清远县志》 称: 因县内江河清洌,故名。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88年改设清远市。
古旧县名。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属广州。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宋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1988年撤销,改设清远市。
亦作奇塔穆木街、旗塔木。即今吉林九台市东北其塔木镇。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5吉林府:正北 “一百五十五里奇塔穆木街,街西有大桥通伯都讷厅及长春府等大路”。民国熊知白 《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永吉县:
亦作塔米儿河。今蒙古国后杭爱省鄂尔浑河上游支流塔米尔河。《元史·太宗纪》: 二年(1230) 春,“帝与拖雷猎于斡儿寒河。……夏,避暑于塔密儿河”。又作忽尔班达弥尔河 (见欧阳玄 《圭斋集》 卷11
清初改忠峒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 (1735)废。清初改忠峒宣抚司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雍正十三年(1735年)废。
①1912年改宾州置,属广西南宁道。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北新宾镇。同年改为宾阳县。②1913年改宾州府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宾县。1928年直属吉林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古县名
①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九曲岭“在县南二百里。连属九曲,上有九峰”。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山。《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九曲岭“在武昌九曲亭下。山九折。东坡因亭名之”。③
古称鸡陵关、界首关、大南关、镇夷关。明初置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改为友谊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18千米的中、越边境。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关楼一层,在中法
南唐于海陵县东境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三年 (956),“吴越王弘俶遣上直都指挥使路彦铢攻宣州,罗晟帅战舰屯江阴。唐静海制置使姚彦洪帅兵民万人奔吴越”。显德五年 (958)
即鲋鰅山。在今河南内黄县南。《山海经·海外北经》:“务隅之山,帝颛顼葬其阳,九嫔于阴。”
亦名无为镇。即今安徽无为县。《元史·地理志》 无为州: “宋始以城口镇置无为军。”在广东省仁化县北部、城口河上游,北邻湖南省。面积322平方千米。人口 9880。镇人民政府驻城口街,人口 1210。秦
指今吉林桦甸市一带地。清同治、光绪间山东人韩显忠在夹皮沟挖金,聚众数万,占据附近之地,形成独立王国,故绰号边外,称所占之地曰韩边外。民国魏声龢 《鸡林旧闻录》: “韩边外: 韩籍山东,富才略。当前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