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口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
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30。 仙居溪、葛溪在此汇流,河床遂宽,故名。产茶叶、油茶籽。有陶瓷、制茶等厂。公路通县城。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
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30。 仙居溪、葛溪在此汇流,河床遂宽,故名。产茶叶、油茶籽。有陶瓷、制茶等厂。公路通县城。
北宋置,属岐山县。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南益店镇。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大东流乡南后蔺沟。清于此置经制外委驻守。蔺沟河由此入温榆河。今村分前、后蔺沟。
即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明时尝置巡司于此。
北宋熙宁元年 (1068) 改擦珠堡置,属秦州。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什川乡古城。熙宁五年(1072) 割隶通远军,改为通渭砦。
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平利县有女娲山。《舆地纪胜》卷189金州:女娲山“《皇朝郡县志》:在平利县东。有祠曰女娲圣后”。
①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亦黄河支流。《宋史·河渠一》:“自周显德初,大决东平之杨刘,宰相李谷监治堤, 自阳谷抵张秋口以遏之,水患少息。然决河不复故道,离而为赤河。”乾德二年(964),“赤河决东平之竹村
战国韩邑,后入秦。在今河北邯郸县西南五十里。《史记·秦本纪》: 昭襄王十三年 (前294),“向寿伐韩,取武始”。即此。西汉置武始县。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十
唐岭南五管之一。为岭南西道桂管经略观察使简称。开耀 (681) 后置,治所在桂州 (今广西桂林市)。《新唐书·地理志》: 桂管 “领桂、梧、贺、连、柳、富、昭、蒙、环、古、思唐、龚十四州”。辖境相当今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小桃源“在郡治望湖楼东,天水相接,放目无际,遥见云顶,耸翠半空,为西州第一。以桃花最多,故以小桃源扁之。又叠石作武陵洞口之状,迥然与尘寰相隔矣”。又称
清同治间置,属南坪营。在今四川南坪县南勿角乡。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