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北五里。北魏属河北郡。后废。
②北周天和二年 (567) 改大阳县置,为河北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三门峡水库淹没区。隋属河东郡。唐属陕州,天宝三年 (744) 改为平陆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因县在河之北,故名。属河东郡。十六国后秦至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为河北郡治。北周移治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旧平陆。为河北郡治。天宝三载(744年)改平陆县。
①西汉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北五里。北魏属河北郡。后废。
②北周天和二年 (567) 改大阳县置,为河北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三门峡水库淹没区。隋属河东郡。唐属陕州,天宝三年 (744) 改为平陆县。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因县在河之北,故名。属河东郡。十六国后秦至北魏太和十年(486年)为河北郡治。北周移治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旧平陆。为河北郡治。天宝三载(744年)改平陆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紫阳乡附近。东汉属下邳国。西晋复属临淮郡,永嘉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嘉山县东北。属临淮郡。西晋永嘉后废。
1918年改商都设治局置,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治所在原兴和县七台 (今内蒙古商都县)。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划归河北省。1958年并入张北县。1960年复置,1962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
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清末《黑龙江全界地图》:齐齐哈尔西有朱家坎。民国《黑龙江志稿》龙江县图:西有朱家坎子。汤尔和译《黑龙江》第19章龙江县作杜尔齐哈(朱家坎子)。1955年龙江县迁治于此。
北宋置,属定安县。即今甘肃宁县西焦村乡。金属安定县。
即喜马拉雅山。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境内。
即今浙江鄞县东南韩岭乡。清光绪 《鄞县志》 卷2 《市镇》: 韩岭 “距城五十里”。
在今西藏巴青县东北江绵附近。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南乌来乡。原为高山族泰雅人乌来社。“乌来”系番语温泉的音译。乌来温泉为台湾北部著名温泉之一,附近并有瀑布,故为游览胜地。
辽置,属南京道平州。治所在义丰县 (今河北滦县)。《元史·河渠志》 引宋王曾 《北行录》 云:滦州 “因河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滦县、滦南、乐亭等县。元属永平路。明属永平府。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滦
即美岱召。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美岱召。清康熙间范昭逵《从西纪略》三:“十六日卯刻起营,已刻至麦大力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