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山县

武山县

①西魏改惠怀县置,属武宁郡。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隋大业初废入乐乡县。

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属甘肃渭川道。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因县西南有武城山,为三国魏将邓艾拒蜀将姜维处。故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东南部、北秦岭以北。属天水市。面积 2011 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5镇、15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北宋天禧二年(1018年)置宁远寨,崇宁三年(1104年)升为县,属巩州。元为巩昌路,明为巩昌府。1914年改名武山县,属渭川道。以县境武城山得名。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天水专区,1969年属天水地区,1985年属天水市。南部属北秦岭山地,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渭河自西向东贯流中部。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冬小麦、马铃薯、玉米、油菜籽、大麻等,并产优质稻米。工业以水泥、玉器加工、机制砖等为主。邱家峡蛇纹石(雅名鸳鸯玉)藏量丰富,为制作夜光杯等玉器的原料。陇海铁路、316国道经此。古迹有后秦水帘洞石窟、北魏木梯寺石窟、元代观寺古殿和种谷台、观儿下、西旱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矿泉疗养区是疗养胜地。


猜你喜欢

  • 白龙桥

    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白龙桥在“县南十二里。跨白龙港,西泄太湖之水,东经运河, 又东潴为湖荡,东北入白蚬江”。

  • 建屏县

    1946年晋察冀边区由平山县西部析置,治洪子店 (今河北平山县西洪子店)。1958年撤销,并入平山县。旧县名。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设。共有两处:(1)1940年由河北省平山县冶河以东地区及获鹿、井陉二县部

  • 洪泽浦

    即今江苏西部洪泽湖。《方舆纪要》 卷21盱眙县: 洪泽浦在 “县北三十里。旧有破釜塘。邓艾立白水塘,与破釜相连,开水门八以溉田。其后炀帝幸江都,道经此,久旱遇雨,因改今名”。

  • 上犹场

    五代杨吴析南康县置,在今江西上犹县西。以犹水为名。南唐保大十年(952)升为上犹县。五代杨吴时割南康县西南一乡置,治今江西省上犹县。属南康县。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升为上犹县。

  • 楚尾吴头

    一作吴头楚尾。指今江西北部一带。春秋时为吴、楚二国接壤之地。《方舆胜览》 卷19隆兴府: 吴头楚尾,“ 《职方乘》 记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朱熹 《铅山立春》 诗: “雪拥山腰洞口,春回楚尾吴头。”即

  • 曲池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公羊传》作“殴蛇”,《竹书纪年》作“区蛇”。《春秋》:桓公十二年(前700),“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杜注:“曲池,鲁地。鲁国汶阳县北有曲水亭。”古邑名。又称殴蛇

  • 袁州路

    元至元中改袁州置,治所在宜春县 (今江西宜春市)。辖境相当今江西宜春、萍乡二市及分宜、万载县地。至正二十年 (1360) 朱元璋改为袁州府。元至元中升袁州为路,治宜春县(今江西宜春市)。属江西行省。辖

  • 木马砦

    五代前蜀置,属普安县。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九十里木马岭。《资治通鉴》:后唐长兴元年(930),石敬塘前锋拔剑州,“董璋自阆州将两川兵屯木马砦”。即此。

  • 三交驿

    北宋属盩厔县,在今陕西周至县南。

  • 鸡笼关

    在今广东连州市西三十七里。《清一统志·连州》:鸡笼关“在州西石泉铺西七里。路通连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