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正觉寺

正觉寺

①俗称大寺。在今山西长治县(韩店镇)西北二十里看寺村。清光绪《长治县志》卷3:正觉寺“在城(今长治市)南二十里刊字村。唐太和间建”。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

②南朝宋泰始中建。原名延祚寺,又名铁塔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西南朝天宫。《南史·徐爰传》:“爰子希秀甚有学解,亦闲篆隶,正觉、禅灵二寺碑,即希秀书也。”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钦差耆英与英国代表璞鼎查于此议和,签订《南京条约》。

③在今江西临川市东门外。唐初建于犀牛山,故又称“犀牛山正觉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禅堂、斋堂、祖师殿、地母殿、将军殿、箨龙轩等。大雄宝殿有如来佛祖、十八罗汉;方丈楼共四层,上三层是千佛楼,内有形态各异的千尊佛像。箨龙轩是座临水楼阁。王安石有一首《正觉寺箨龙轩》诗:“凤玉萧萧数亩秋,箨龙名字道人留。不须乞米供高士,但与开轩作胜游。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侵寻衰境心无著,尚有家风似子猷。”


猜你喜欢

  • 赤宾河

    指今青海玛多县西北黄河。《元史·地理志》 河源附录:河“自西而东,连属吞噬,行一日,迤逦东骛成川,号赤宾河”。

  • 临潢县

    辽天赞初置,为上京、临潢府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上京城遗址)。《辽史·地理志》 临潢县: 太祖 “南攻燕、蓟,以所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县临潢水,故以名”。元废。契丹天赞初置,治今内蒙古

  • 花剌子模国

    中亚古国之一。在阿姆河下游一带。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西北库尼亚乌尔根奇)。《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花剌子模”。公元1221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

  • 大城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六年(410),夏赫连勃勃败后秦将姚寿都于清水城,“略阳太守姚寿都弃城走,勃勃徙其民万六千户于大城”,即此。

  • 东山口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明属阿迷州,于此置土巡检司。

  • 丹池山

    即桐柏山。一名金庭山。在今浙江嵊县东南七十二里。《舆地纪胜》卷10绍兴府:桐柏山“天宝六载改为丹池山。《真诰》云:高万五千丈,下有丹池、赤水”。

  • 九德郡

    三国吴置,属交州。治所在九德县(今越南义静省荣市)。《水经·温水注》:“《林邑记》曰:九德,九夷所极,故以名郡。”西晋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地。南朝宋治所在浦阳县(今越南义静省荣市东南)。南齐还治九德县

  • 岩绿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改统万镇置,治所即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太和十一年 (487)为夏州、化政郡治。西魏大统十二年 (546) 为弘化郡治。隋为朔方郡治。唐贞观二年 (628) 改为朔方县。

  • 偏岭

    ①又名天岭。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二》: 胡峤云,归化州 “又三日登天岭,岭东西连亘,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极。契丹谓峤曰: 此辞乡岭也,……”。盖讹“偏” 为 “天”

  • 郢东驿

    在今湖北钟祥市东。《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钟祥县: 郢东马驿 “在府东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