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担山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清咸丰 《冕宁县志》 卷2: 桓担山 “在县东一百三十里,近浴水塘,那架瓦河发源于此”。产银、铅矿。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清咸丰 《冕宁县志》 卷2: 桓担山 “在县东一百三十里,近浴水塘,那架瓦河发源于此”。产银、铅矿。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为龚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取南方太平之义也。”天宝初为临江郡治,乾元初复为龚州治。南宋属浔州。元属浔州路。明属浔州府。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
即日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之日里。《元史·世祖纪》:至元二十一年(1284)十一月,“福建行省遣使人八合鲁思招降南巫里、别里剌、理伦、大力等四国,各遣其相奉表以方物来贡”。
在今福建闽侯县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古灵山“在闽侯县西南七十里,瓜山之西。一名大帽山,又名蓆帽山。山腰有石室曰太乙崖,有甘泉曰安德泉,瀑布悬崖千尺。又有碧王潭,潭底沙石五色,灿若机锦。有古灵书
西汉景帝五年(前152)改弋阳县置,属左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一里。因县东有阳陵故名。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废。古县名。汉景帝五年(前152年)筑阳陵(西汉五陵之一)并置县,治今陕西省咸阳
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北。《方舆纪要》 卷15广平府永年县: 建德城 “在府 (今永年县东南城关镇) 北二十五里。有故城二,东西相直,相传窦建德屯军处”。
即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三十三里王桥乡。旧属睢州。清光绪《睢州志》卷1 《集镇》:“王桥集,在州东北,离城八十里。”
在今广东汕头市西南浔洄。《方舆纪要》卷103澄海县: 浔洄山在 “县西五十里,突起海中,接潮阳县界”。又 《清一统志· 潮州府》: 浔洄山“在潮阳县北十里揭阳水中,一名巡梅山。有林二翁穴,在山后薮泽中
即今山西晋城市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天井关。《晋地道记》:高都县有太行关。北宋靖康元年(1126)改名雄定关。元末又名平阳关。即“天井关”。
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苏门山。清初孙奇逢隐居于此。世称夏峰先生。
在今湖南桑植县北。《方舆纪要》卷77安福所:八斗溪“在所(今桑植县)北。绕城而西,合永定诸溪水,入(九溪)卫境,合喝堡诸溪。亦名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