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宋置,属临涣县。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柳孜镇。《宋史·高宗纪》: 南宋绍兴十年 (1140)八月,“杨沂中自宿州夜袭柳子镇,军溃,遂自寿春府渡淮归”。②清置,属华州。即今陕西华县东二十里柳枝镇。见“柳子
又称龙王洞。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五十里筐覆山。《清一统志·宜昌府》:石门洞“在东湖县南五十里,接宜都县界。洞穴幽邃,潭深莫测,祷雨辄应”。今潭侧尚有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
即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1949年由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并设置,属内蒙古自治区。盟政府驻海拉尔市。1954年复设呼伦贝尔盟。旧盟名。1947年由呼伦贝尔盟与纳文慕仁盟合置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简称呼纳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置,属平秦郡。治所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五十里。北周天和三年(568) 移治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河北岸,属岐山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渭滨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石鼓渡。《清一统志·广信府》“江浒山镇”条下:又“(贵溪县金沙埠)西十里曰石鼓……俱为水陆要冲, 今皆有兵戍守”。
明置,属三万卫。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北山头堡。明《辽东志》卷2:山头关在“三万卫南六十里”。
一名伏牛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山北为汝水之源,山南为白河之源。《山海经·海内东经》:“汝水出天息山,在梁勉乡西北。”《元和志》卷6汝州鲁山县:“汝水出县西一百五十里天息山,一名伏牛山。”
东汉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单县东北。西晋废。《清一统志·济宁州》:“按古有西防城,在县西,其南即单县境。本春秋时宋防邑地,后谓之西防城。后汉置防东县。在西防之东,故名。”古县名。东汉顺帝、桓帝时置
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市城内阙里街。因其地春秋时有两石阙,故名阙里。后建为孔庙。《汉书·梅福传》: “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 师古注:“阙里,孔子旧里也。” 《孔子家语》 称: “孔子始教学于阙里。”
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油山镇西益田村。《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叶田口“在县东南。《志》云:平田司相近有叶田等六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