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路
元大德七年 (1303) 改普定府置,属曲靖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明洪武十四年 (1381) 改置普定府。
元大德七年(1303年)改普定府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安顺市及普定、平坝等县地。属曲靖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改为普定府。
元大德七年 (1303) 改普定府置,属曲靖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明洪武十四年 (1381) 改置普定府。
元大德七年(1303年)改普定府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安顺市及普定、平坝等县地。属曲靖宣慰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改为普定府。
①战国周邑,后为韩邑。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伊河西岸。《史记·周本纪》: 苏代语东周君曰,“臣能使韩毋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水经·伊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七年 (前353),
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寰宇记》卷31耀州富平县:“怀德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一里,非汉怀德县也。盖后汉末及三国时因汉旧县名于此立县为名。今有废城存。”《清一统志·西安府二》 “怀德故城”条引《县志》称:“俗
即今江西宜春市西四十里西村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宜春县西有西村。民国《宜春县志》卷11:西村市“物产繁滋,户口稠密,为西部贸易中心”。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清同治《高县志》卷6:风岩“与大寺顶相对, 屹立千仞, 中有鸟道。上系官山,纵横二十余里。同治间,滇匪(指李永和义军)滋扰,平寨土人集团御贼于此,贼不敢上”。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后废。
东汉改益县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南八里益城村。后改属乐安国。东汉末复为县。东汉以益县改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后国除仍为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高平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南大徐台子。大业初属下邳郡。唐属泗州,开元二十五年 (737) 移治临淮县 (今洪泽县西临淮乡)。北宋建隆二年 (961)废。古县名。隋
1948年12月革命根据地由江苏灌云县析置,属山东省。治云台(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云台)。1949年撤销,与连云市、云台工作委员会合置新海连市。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霍邱县 (今安徽霍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霍邱县地。七年(624) 废。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乌河,为洮儿河之归流河支流。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作乌拉桂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