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熙县
①东晋隆安二年 (398) 以秦州流民置,为晋熙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绵竹县。南齐属南新巴郡。梁复为晋熙郡治。北周废入阳泉县。隋初复置,属益州。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孝水县。
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太湖县置,属熙州。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十八年 (598) 复为太湖县。
古县名。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置,治今四川省绵竹市。属晋熙郡。南朝齐永元初郡废,县属南新巴郡。梁复置郡,县属之。北周废入阳泉县。隋开皇初郡废,复置晋熙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孝水县。
①东晋隆安二年 (398) 以秦州流民置,为晋熙郡治。治所即今四川绵竹县。南齐属南新巴郡。梁复为晋熙郡治。北周废入阳泉县。隋初复置,属益州。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孝水县。
②隋开皇三年 (583) 改太湖县置,属熙州。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十八年 (598) 复为太湖县。
古县名。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置,治今四川省绵竹市。属晋熙郡。南朝齐永元初郡废,县属南新巴郡。梁复置郡,县属之。北周废入阳泉县。隋开皇初郡废,复置晋熙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孝水县。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51裕州 “七峰山” 条下: “ 《志》 云,州东北二十里有招抚冈,相传光武曾驻此,招抚降众。”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南长江中。《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云安县:龙脊滩“在县南岷江中。有石约长百余丈,若龙脊之状”。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3云阳县:“江中又有龙脊滩,形如游龙。岁人日,邑人游于上
在今浙江余姚市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胜归山 “在县北三里。相传晋刘牢之败孙恩,还屯于此”。
在今广西德保县西。《清一统志· 镇安府》: 鉴隘 “在府 (故治在今德保县) 西七十八里”。
①东汉迁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称为东都;称原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为西都,合称两都。班固有《两都赋》。②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自显庆二年(657)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与长
亦作铧子岭。即今辽宁灯塔县东南铧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州图:东北有铧子岭。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8:烟台煤矿有华子岭矿区。
元置,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长江南岸木洞镇。
即今福建长泰县西北良冈山。其脊大石层列,高危险峻,亘十余里,为县之主山。明《寰宇通志》卷47漳州府:良冈山“在长泰县北石铭里。山有泉,遇旱祷雨即应。山麓有良冈寺”。
①即灉水。在今山东荷泽市东北,注入雷夏泽。《史记·夏本纪》: “雷夏既泽,雍、沮会同。”《集解》: “郑玄曰: 雍水、沮水相触而合入此泽中。《地理志》 曰雷泽在济阴城阳县西北。” 《正义》: “《括地
十六国夏赫连勃勃建,在今宁夏银川市。《元和志》卷4灵州怀远县:“在州东北隔河一百二十里。本名饮汗城,赫连勃勃以此为丽子园。后魏给百姓,立为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