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又称晋察冀边区。位于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 (今石太)、德石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分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1937年10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南下,留下的部队以山西五台山为中心,向察南、冀西挺进,创立了北岳根据地。同时,冀中党的地方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游击队,开辟了冀中根据地。1938年1月,建立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政权。3月,一部分部队挺进平 (北平) 西,开辟平西根据地。6月,又与第一二○师一部挺进冀东,配合冀东人民的抗日大起义,开辟冀东根据地。1945年在大反攻作战中,晋察冀边区收复了张家口、宣化、山海关等七十多座城市,解放了热河、察哈尔两省的全部和河北省的大部,山西、绥远、辽宁省的一部,使晋察冀边区与晋绥、晋冀鲁豫、山东根据地和东北解放区联成一片。


猜你喜欢

  • 加将门里国

    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境内,或以为在今东非莫桑比克的赞比西河口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加将门里,去加里二千余里,乔木成林,修竹高节,其地堰潴田肥美,一岁三收谷,通商贩于他国。”

  • 唐崖长官司

    元置,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治所在湖北咸丰县西北三十五里唐崖司镇。寻改为军民千户所。元末明玉珍改为宣抚司。明洪武六年 (1373) 复为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 (1406) 复置,属施州卫。清初改为唐崖土

  • 治易洞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治易洞 “在九顶山后门,皇祐间郡守吴秘名,上有摩岩大字”。

  • 阳寿县

    ①西汉置,属云中郡。治所当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南之沙拉胡滩村。东汉末废。隋开皇三年(583)复置,后为云州治。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北中滩乡哈拉板申村大黑河东岸古城。十八年(598)改为金河县。②南朝梁置,

  • 大黑山

    ①在今河北隆化县北一百里。海拔1673米。《清一统志·承德府二》:大黑山“在府北一百八十里。当张三营西北,周百余里,复嶂悬崖,烟峦蒸郁,遥望黝然,伊逊河自北来流绕其足”。②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金州镇东

  • 欠马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寰宇记》卷77雅州:“吐蕃国师马定德并笼官马德唐等部落在欠马州安置。”即此。北宋属雅州。后废。

  • 南沟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方舆纪要》卷105崖州: 南沟 “在州城 (今崖城镇) 南。城北又有北沟。明正德十四年,知州事陈尧以州城环溪,分流南北,溪外皆民田,乃凿二沟于溪之上流,南沟延袤十五里,北

  • 板桥浦

    又作版桥浦。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板桥镇附近。南朝齐谢朓有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诗。《寰宇记》 卷90江宁县: “板桥浦在县南五十里,周回四十里,源出观山,三十七里注大江。”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

  • 庞公渡

    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8潜江县: 庞公渡 “在县西北二里。以后汉末庞德公名。为一县往来之津要”。

  • 西夏墅镇

    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四十五里西夏墅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武进县图:西北有夏墅。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西北有“西夏墅镇”。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西部、新孟河两岸。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