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山津

方山津

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四十里方山下。《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方山”条引《吴兴掌故》云:“陈武帝为信武将军, 自长城遣二千人夜下方山津,即此。”


猜你喜欢

  • 威宁府

    清康熙五年 (1666) 改乌撒府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雍正七年 (1729) 改为威宁州。清康熙五年(1666年)改乌撒土府置,治今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县草海镇。属贵州

  • 瓦窑堡市

    1935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安定县析置,治瓦窑堡(今陕西子长县驻地瓦窑堡镇)。1936年2月撤销,并入安定县。1935年10月—1936年初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和陕北省政府所在地,1935年

  • 永通峡

    即大藤峡。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明史·地理志》 武宣县:“东南有大藤峡,后名永通峡。”

  • 瓜衍县

    春秋晋置,在今山西孝义市北十里大虢城。《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即此。古县名。春秋时晋置,治今山西省孝义市北。《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晋侯“赏士伯以瓜衍之县

  • 速频路

    即恤品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乌苏里斯克 (双城子) 南。《金史·地理志》 恤品路: “太宗天会二年,以耶懒路都孛董所居地瘠,遂迁于此。以海陵例罢万户,置节度使,因名速频路节度使。”即“恤品路”

  • 临淄县

    ①秦置,为临淄郡治。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北。后项羽封田都为齐王,西汉初封庶长子肥为齐王,皆都临淄。西汉为齐郡治。东汉作临菑,为齐国和青州治。南朝宋和北魏为齐郡治。北齐移齐郡治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

  • 右玉县

    清雍正三年(1725)改右玉卫置,为朔平府治。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73年移治梁家油坊镇(

  • 恰克图

    俗称买卖城。清北境中俄交界通商口岸。其地本属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清初设有市街,为中俄商人交易场所,因该处有恰克图小河得名。雍正五年 (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 于此草签,划定中俄中段边界,恰克

  • 悦城镇

    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悦城县置,属端溪县。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在广东省德庆县东南部、西江下游北岸。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悦城,人口 4900。 西晋元康年间悦

  • 符垒县

    北魏太和中置,属襄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北三十四里大营镇。永安元年为汝南郡治。北齐废。古县名。北魏太和中置,治今河南省宝丰县西北,属汝南郡。北齐废。